李哥的方法很简单:“每月十五是魂归的时候。我带娇娇去投胎。”
贾宝贝无语:“这么搞肯定会失忆。不然皇帝还用得着传位给自己儿子?他直接一直转世,独霸皇位就行了啊。”
“我们的状况和本土这些鬼压根就不同。我感觉成功的几率还是挺高。再说,现在这个情况,只能试试了。”李哥说:“总不能就这么等死吧。我是还好。反正我做鬼做习惯了,现在是戒指在哪儿我在哪儿,顶多它掉哪个石缝里,我做个地缚灵。原地入道做个鬼修也可以,可娇娇只有三天了。”
陶九九立刻表示:“我觉得可以。”
十五魂归,今天已经是十二了。还有三天。
贾宝贝觉得不保险,但也没有办法。琢磨着如果陶九九真的失忆,自己也还能靠通话和她保持联系,督促她入道,问题应该也不是很大。
于是勉强同意。
但莫明:“这计划里,用上了李溢的死士和追随他的人吗?”
“没……”李哥很坦诚:“我刚才那么说只是增加一下自己的分量。”
贾宝贝白眼翻到天上去。
通话结束,陶九九和李哥就行动起来,连比带说告诉两只狗子现在要干嘛。
两只狗子歪头看着两人,最后应该是懂了,转身从花丛的缝隙向外面探着狗头看看,确定没人之后,辨别了一下方向,向出岛的方向去。
它们耳朵很好,有时候走着走着,陶九九都没发现什么,它们就突然停下来,钻到隐蔽的角落躲藏。过了一会儿,陶九九才看到有人向这边过来。
一行人经过一个大路口的时候,便见到好多国宗的人行色匆匆往医庐那边去。
陶九九在仙力还在的时候,给两人做了处理,避免被发现。但以防万一,还是不敢动作。
那群人中,走在最后的一个修士回头向这边看了一眼,虽然有草丛遮挡,但似乎还是发现了这两只狗。不过肯定急着去办什么事,并没有停下来处置。
再一路出去,几乎到处都灯火通明。
国宗死了皇子,蓬莱洲许多人夜不能寐。
大门处守门的童子都格外亢奋。
因门口太亮又没有遮挡,两狗远远地躲了一会儿寻找时机。
直到有一抬官轿进门吸引了童子的注意,两只狗子才借机一溜烟地跑出去。上了鲲道,便顺着大道拔腿狂奔。
鲲道太长,它们必须赶在十五到达汾城。赶上汾城的‘魂归’。
月夜俱寂,鲲道两边睡的全是朝圣的人。
狗子轻巧地经过这些人身边。在月色笼罩的苍白骨道上迎面奔跑。偶尔遇到一队晚上也不休息的苦行朝圣者,这些人倒也并没有对两只看上去没主人的狗子做什么。
甚至还有一个坐在桥边休息的朝圣者,把自己手里的饼分给两个狗子一些。
看上去那是个非常和善又饱经风霜的老人。狗子虽然确实饿了,但却没有吃。
陶九九觉得,这两只狗子,比她的警惕性还要高。他们不肯吃别人故意给自己的东西。
跑了一整天又一整夜之后,在清晨的时候。两只狗才停下来。
那些准备吃完东西便起身继续向前的朝圣者,三五成群地就地坐着,拿出了包裹里的食物和水。
大狗子远远的徘徊着,盯着这些人。
又回头看了一眼小狗子。
两个狗似乎有眼神的交流。
小狗子嘴里含着戒指,并不方便说话,只发出含糊的呜咽声。
大狗子犹豫了一下,回头和小狗子一起继续向前走了。
两只狗如果想从这些人口中抢夺食物,应该并不难。陶九九发现,作为狗来说,它们行动真的非常敏捷,速度很快。要想扑起来夺了饼就跑,是很容易做到的事。
但它们却没有那么做。
而是继续向前走了一段之后,停在一所建造在桥上的客舍前面。
这里停着好多轿子,来往的达官贵人都在这里落脚。
大狗子进去,小狗子退后,站得远远的。
过了好一会儿,就看到一道白影从客舍冲出来,像闪电一样。身后几个伙计正大骂着追赶。但它跑得太快了。
小狗子在原地焦虑地踱步、跳跃,恨不得自己的腿是大狗子的腿,自己能帮它跑。
等大狗子跑近,它才像箭一样向前冲出去。两只狗子并行狂奔,不一会儿身后追赶的声音就消失了。
大狗子找了个角落,把嘴里含的半只鸡吐在地上。
小狗子吃的时候,它用一只爪子按住被小狗吐出来的戒指,仿佛是怕人会抢走。身子挺得直直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脖子伸得长长的,耳朵也支棱起来,倾听四周的动静。
小狗吃完把戒指重新含着之后,大狗埋头快速地把小狗吃剩下的鸡连肉带骨头,都嚼碎狼吞虎咽下去。
用餐完毕,两只狗相互蹭了蹭,对陶九九呜咽了一声,就向前,继续赶路了。
第二天的时候,陶九九的精神已经不太好。趴在狗背上,不怎么爱动弹,全身懒懒的。反正她没重量,狗也背得动。
第三天就已经有点趴不住了。没有遮挡,白天暴晒,对元神伤害很大。
李哥比她强点,他不怕太阳。
于是不得不把她背起,跟着狗飘行。
狗子们狂奔着,时不时会回头看一眼,确定陶九九在不在,有没有事。
李哥甚至有点发毛,总感觉这两只狗灵得有点吓人。
特别是两只狗子很少叫唤,通常会相互对视来取代语言上的交流,当它们这么做的时候,似乎它们是真的在交换什么复杂的看法。会让人觉得,它们是拥有意识的。
不是动物那种混沌的意识,而是清醒的,有智慧的意识。
有时候李哥跟它们说话。它们也会做出反应迟钝的样子,歪头看着他,让他重复两三遍,才会有所反应。
但李哥却有一种感觉——它们听得懂所有。
因此一路也算顺利。
并没有遇到什么波折。
到了十五前夜,那天夜里天气不错,云雾很淡,站在桥上已经能看到远远的天边,汾城的灯火。
两只狗子站在桥沿边,向那个方向张望了一下,李哥背着人站在它们旁边,嘀咕:“得早点进城,不然真的要出大事。”
大狗抬头看了看他,又回头与小狗对视了一下。
就迈步带着体型小些的狗继续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