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不同的态度,造成的结果也是大不一样。
以前就是因为文臣的不配合,三年下来,西征的粮草,马匹,车驾什么的,通过民夫们的转运,缓慢地运到西北,到现在都还不够。
不是他的银子没有给到位,而是各地官府,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来合理拖延。
他就是皇上又能怎么办?把他们都杀了?换一批人恐怕还不如他们干的好呢!
任何行动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进行沟通和妥协,莽撞和强制只会把事情办的更糟糕。
现在,这个问题似乎解决了。
他用了三年的时间都没有让这帮大臣们改变主意,瞻基只是用一句似是而非的话,就让他们领悟到了其中的意思。
想通了这个环节,他忍不住笑了起来。“去看看太孙在干甚,让他来……算了,我还是去兴庆宫吧。”
后宫妃子的大殿朱瞻基不方便去,他住的几个大殿虽然架子大,但是因为太大了,不仅冷,更不舒适。
兴庆宫虽然是皇宫内最先改建的宫殿,硬件条件跟其他宫殿差不多,但是朱瞻基的喜好自然偏后世,怎么舒适怎么来。
每次到了兴庆宫,朱棣也感觉格外舒服。
但是其他宫殿就没有这么自由了,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像三大殿,里面的规制几乎都不能变。
仪仗抵达了兴庆宫,朱瞻基从给孩子们建的玩具房里连忙迎了出来,头顶上还粘了几根鸭毛。
看他这副模样,朱棣想要骂他几句,但是又看到玩具房内一群孩子瞪大了眼睛看着他,他骂不出口了。
“孩子们可以宠,也不要宠的过分了,我可不愿你将来养出一帮纨绔。”
朱瞻基笑道:“孙儿知道。离家三年,孩子们都不认识我了,这才跟他们培养一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