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十万军马的粮草配送,这可比北征鞑靼要远的多了,消耗也更多。
朱棣虽然准备了三年,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是文臣们依旧反对这个计划,主要原因就是得不偿失。
但是现在,他们不在乎了,反正损失的不是他们。征用的是普通百姓,花的也是朝廷的银子,皇上的银子。
还能借着这个机会让皇上出去两三年,他不在国内,这国内可就是他们说了算啊!
不管到时候仗打赢了,还是打输了,他们都是赢家。
当然,这个时候他们还没有统一起来思想,这些文臣们在听了朱瞻基的话以后,没有了后顾之忧,更加积极地开始了串联,想要竞争这个议长的职位。
在皇宫内,朱棣服了止痛散,这药虽然药效不错,但是服用了比较嗜睡。
等他醒来,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然后他就看到了锦衣卫汇报上来的情报,他忍不住诧异地自言自语道:“仅仅因为瞻基的一句话,现在大臣们都支持朕西征了?”
第十四章 战争准备
对朱棣来说,他固然能够强硬地推行一些政策和行动,但是这跟文臣们自愿支持的时候有天壤之别的差距。
很简单,任何一项政策,任何一个计划,都需要人来执行。
谁来执行?
只有这些文臣们!
哪怕是行军打仗,没有文臣的支持,行军路途中吃什么,喝什么?兵器,补给何时运抵战场,这都是文臣们控制的。
他们自愿的时候,各项工作进行的就快,他们心不甘情不愿的时候,哪怕就是执行命令,磨洋工的时候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