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生前一直很敬重皇后纳兰氏,但做了一辈子夫妻,对纳兰氏也是相当了解的。纳兰家族在他治下,虽有一些禁军的军权,但是其他地方就毫无染指,而遗命中的顾命大臣,有满有汉,有宗亲有清流,整体给下一任皇帝打造了一支能够互相制衡的团队,避免一人独大会架空了皇帝的权力。
他晚年的时候喜欢上了昝宁的额涅,一个小小的司寝宫女在被临幸之后就怀了六阿哥,自然也给了位分,从常在到贵人,再到和嫔与和妃,一步步像前朝的官员一样升迁着——有阿哥是一方面,她的和顺乖巧、不敢逾矩也是获宠的原因。
先帝有时候被全国蜂起的捻匪搞得头大如斗的时候,就喜欢招幸和妃,和她说说心里话,诉诉苦,然后得她的温柔相待。与刚硬要强,而且满肚子计较的皇后比起来,和妃真是让人放松的解语花了。
“做皇帝苦啊!”先帝常常这样对和妃哀叹,“这个位置人人艳羡,谁都不知道坐上去下不来是怎么样的煎熬!你也是有儿子的人。”
和妃惊惶得跟小鹿似的:“奴才的儿子,奴才只愿他好好长大,做一个闲散王爷,将来能为朝廷效一分力就效一分力,若没有效力的本事,就安安分分的不给朝廷添乱。”
先帝哈哈大笑:“你呀,紧张什么呢!朕知道你没那个野心,你又不是皇后纳兰氏!”
但在他最后一年缠绵病榻的时候,认真考量了所有的儿子和儿子们的母亲,还是把这样的重任撂在当时十三岁的六皇子昝宁的肩头上。和妃害怕得哭肿了眼儿。
先帝叹口气,在病榻上劝慰她:“他既然生为皇家的子弟,这是他不能逃避的责任。朕也是看他聪明内敛,又有仁爱心——皇子里头私念较少的,无非是他。”
和妃饮泣道:“他年龄幼小,身子骨也弱,一有心事就连吃饭都没胃口;而奴才这个做额涅的,又是个老实没本事的,出身微贱,实在担忧极了!”
当然,母族不彰,也是昝宁被选中的重要因素,只彼此心里有数即可,不可能说出来伤人的心。
先帝安慰道:“你莫怕,连泥脚杆子都敢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昝宁是朕的儿子,你是他的母亲,谁敢轻视你们?他年纪小,将来少不得由太后和顾命大臣辅佐。太后和顾命互相牵制,不会让谁一家独大。而你将来和纳兰氏也是互相牵制——纳兰氏野心勃勃,朕素来知道,有了你,朕要放心得多。”
“可是奴才……何德何能可以牵制太后?”
“你将来也是太后呀!”先帝躺在枕上笑了,蜡黄一张脸,已经瘦得脱了相,看上去五十多岁倒像七十多岁一般,他摸了摸和妃娇嫩而美丽的脸庞,叹息一声,“不过你呀,确实嫌老实了些。”
他唤人把自己扶坐起来,在床上摆了书案,要了御笔和纸砚,忖了忖提笔写:
“谕太子昝宁生母:朕忧劳国事,致攖痼疾,自知大限将至,不得不弃天下臣民,幸而皇祚不绝,子虽未冠,自有忠荩之顾命大臣尽心襄助,朕可无忧。所不能释然者,皇后纳兰氏族人兴盛,在后宫时已颇见干政之心,日后子幼母壮,朕实不能深信其人,恐落入历代太后垂帘干政的旧巢窠,此后纳兰氏如能安分守法则已,否则着尔出示此诏,命廷臣除之。凡我臣子,奉此诏如奉朕面谕,凛遵无违。钦此。”
先帝郑重地把这份遗诏交在和妃的手中,说:“这东西你要切实收好,也不需要让皇后知道。你向朕起誓,将来绝不母凭子贵,擅干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