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幼被祖母比照着当家主母教养,此刻只消沉一沉面色,拿捏如意一个小丫头易如反掌。

如意这招梨花带雨,自从学来就未尝一败。此刻被远道而来的嫡姐在一众下人面前连消带打,顿时一口气哽在喉头,吐也不是、咽也不是。她到底年纪还小,不比她姨娘善应变,最后还是低头灰溜溜地跟上了马车。

今天真是流年不利……娴意懒得看如意那现眼货色,只闭了眼自个儿默默地想。

——但愿席间能顺顺当当的,不要出什么波折才好。

第6章 原是一场水月镜花天外天……

画舫新成水拍堤,悲丝急管韵参差。

自打五年前先文忠伯仙逝之后,伯府的老夫人便心情郁郁,日益消沉。借这次庆贺文忠伯府太夫人七十寿辰的机会,文忠伯夫妇斥巨资早早为其兴建了一艘画舫,并在寿辰当日广邀宾客,只求太夫人能够一展欢颜。

此刻临近正午,两岸绿柳如烟,内湖上一片波光粼粼,朱漆画舫的玉色琉璃顶在日光下光泽炫目。走近细观,廊柱底錾刻有海水江崖纹,间饰竹、石、灵芝、水仙、万寿菊、牡丹、月季、蝙蝠和杂宝等寓意“灵仙祝寿”的吉祥图案。

画舫上悬挂有层层叠叠的轻纱帷幔,日光照耀下反射出盈盈的光亮。晴姐儿悄声告诉娴意,这帷幔的材质乃是贡品妆花纱,由多色彩纬、孔雀羽毛等多种材料织造而成,是以如此金碧辉煌。

娴意收回目光,强自按捺心中的震惊。

一路看过来,廊柱横梁上镶嵌了细小珠玉螺钿拼出的画面不知凡几,图案各不相同,却无一不是栩栩如生;帷幔上以金银丝线钩织刺绣种种奇花异草、祥云瑞兽,更是堪称巧夺天工。再加上周边摆设的瓷器琉璃、缂丝屏风、诸多奇葩……

竟是不知要耗费何等人力物力与辰光,方能建成这样一间珠光宝气、繁复奢靡之物!

“文忠伯家是正经的开国元老、皇亲国戚……太夫人乃是中宗之女房真如,封号平庆大长公主,下嫁阁老府至今已五十年余,荣宠不衰,当今陛下尚要尊称一句姑母。咱们家娴姐儿能得文忠伯夫人的青眼,可是天大的造化。”

王家身份不显,儿女亲事又尚未公开,邬氏只能带着三位小姐在外暂候,顺便低声给几个丫头讲解一番。她唯恐家中女眷表现得见识短浅,做出什么不妥当的举动,丢了家族的脸面,因此一路上都在亲自盯着,眼珠都不曾错一下。

她的晴姐儿打小什么好的没见过,自然是极从容的;如姐儿则和她那个姨娘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路上眼睛都快粘在画舫上了,不知被她瞪了多少回才消停;倒是那个在平州长大的三小姐娴意,一路上虽然也是走走看看,面上却波澜不惊,是个沉得住气的。

“都警醒些,莫要在太夫人跟前儿失了仪态、犯了忌讳。特别是你,如姐儿,东张西望的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