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 30 章

看起来,和好看一点不沾边了,反而有些凶恶,像是四处寻找崽子的头狼,浑身都充满了戾气。

身上穿着单薄的衣裳,看起来空荡荡的,仿佛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一样。明玥张着嘴,干裂的唇瓣却一直抖动着,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在她的眼睛比嘴还要更擅长表达自己的情绪,两行眼泪止不住地顺着脸颊留下来。

原本同样是被她这副恐怖模样惊吓到的沈煜见此,猛地反应过来,一个箭步上前,削瘦但却有力的臂膀一把将她揽入怀中,声音也几近哽咽,“抱歉,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

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当初一别,竟险些成了生离死别,他细想起自己的前世和今生,最对不起的便是明玥母女几人了。

所以如果她们真的出了什么事情,自己这一辈子都将活在愧疚煎熬之中,哪怕这灾情不是他能预判能改变的。

可确实是明玥把所有能逃生的机会都给了他。

银钱,马车,蓑衣……这些东西,其实前世的时候不值一提,可是在今生,却是明玥和孩子们的所有。

而她一个女人家,却要带着三个年幼的女儿。

因此把老爹和杜子规安顿好后,他就不顾着这边的灾情和疫病跑回来找明玥母女几人。

可是澜州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州府县城间,又到处是积水。

好不容易那积水退了,病疫和旱灾又来了。他一个人尚且生存艰难,实在是没有办法想象,明玥带着孩子们,要怎么活下去?

每每看着队伍那些忽然不见了的孩子和那些被活活折磨死的女人,他的内心就要受一次折磨,仿佛间他像是看到了明玥母女的结局一般。

“你还在就好。”明玥觉得是自己的眼泪太多了,所以看着此刻的沈煜有些模糊,但她是欢喜的,这一刻她什么都不担心了,就像是那在大海中漂泊了多日,忽然找到了海岸一样,莫名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夫妻俩紧紧抱着,好一阵子才松开,沈煜拿袖子温柔细腻地给她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却没有打算问孩子们的消息。

他在看到明玥这副样子的时候,已经下定决心了,她能在难中活下来,不管是用什么法子活下来的,自己已经不想知道,也不追究了。

但却没想到明玥先开口说道,“孩子们还在村子里等我,爹和子规呢?”明玥问着的时候,那双被眼泪洗涤过的眼珠十分明净,满怀期待地看着沈煜。

沈煜替她擦拭眼泪的动作却是一愣,瞬觉得心跳快了不少,那种失而复得再一次将心间不平处填满,难以置信地看着明玥问,“孩子们还在?”

明玥点头,简单与他说着,“二哥从杜鹏那里得消息,晓得县里要放水,跑来通知我,我提前带着孩子们躲到了山上。”提起杜大德,她心头又一阵痛楚难过,忍不住哽咽起来,“后来旱灾,我带着孩子们逃会桂花坪,又遇着二哥带着鹿哥儿,可二哥为了救我们,没了。”

说罢,眼前不禁想起杜大德那堆挤满了昏鸦的骨头,顿时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她没说逃难时有多艰险,又遇到什么,可偏偏越是这样,越是让沈煜心惊肉跳,对于杜大德的死,也是有些愣住。

好一会儿才轻轻拍着明玥的肩膀安慰,“子规的腿还好,如今有爹照顾着,等我们接了孩子,咱们就去汝州乡下找他们。”

老爹和杜子规都在,明玥一下抬起头止住了声音,“菩萨保佑。”不然如何对得起杜大德?

这一夜,夫妻俩挤在这小小的一张床上,这算是两人到这个世界后最亲密无间的一次了。说不上彼此都是心中挚爱,但却有一种说不上来的特殊感觉。

反正是无人可替代。

而于明玥而言,此刻沈煜在身边,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又有盼头了,不是指望他中状元又或是什么探花,出人头地后自己也跟着沾光什么的。

就是单纯地因为他还在,给了自己一种无法言喻的安全感。

沈煜听说明玥也是因为粮食的事情进城来的,便琢磨着天亮后想办法弄些粮食带回去,给做成干粮到时候去汝州的路上也好敷嘴。

反正如今这城里也不大安定,所以打算到时候去汝州不经雍城了。

只是没想到他一早和宋胡子去弄了二十来斤的小米,就得了消息,官府那里贴了告示,要各家各户重新报上名册户籍,然后要将土地分给他们。

一个人头最多能拿十亩,而且这一次女人也有资格分地。

宋胡子觉得是好事情,欢天喜地和沈煜招呼着:“咱们先不急回去,把名字登记了在说,恩公你家人口多,这一下就是大地主了。”

大部份的老百姓都觉得很高兴,这是天大的好事情啊!毕竟以往那田地都是乡绅地主们的,如今官府要分给他们,以后就不用再种别人的田地,直接就做了现成的地主。

可沈煜觉得没这么简单,“还是先回去吧,你看大家都这么高兴,只怕衙门那已经排满了人,等到咱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宋胡子一听,也是这个理,今儿排队只怕到天黑都到不了自己,便琢磨着回去就睡觉,半夜后起来排队。

一面拿了粮食先回去,沈煜去给明玥抓药。

宋家夫妻已经把明玥现在的身体状况告知他了,路上受的苦难多了,她身体如今极不好,其实最好就是养个一年半载才远行最好。

所以沈煜甚至动了心思,实在不行就将老爹和杜子规接过来也行。

但这前提是,他能弄到更多的粮食。

不过当下也没顾着,就想抓了药再想办法。不想着抓药回去的路上,原本高高兴兴的老百姓们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这才晓得,原来那地不是白拿的,地划分到老百姓头上,老百姓就要交税赋,而且这税赋比以往还要高出几倍来。

就算是普通的税赋,大家几乎都在城里,那些地却都是在城外各处的村镇里,这种地要翻山越岭走个几十里,谁疯了?雇人种吧?可是出了这雍城,十个村子十个空。

上哪里找人去?

他回到宋家,与还高高兴兴等着做地主的宋胡子说了后,便去瞧明玥,自也同明玥提起此事,“这才过了大灾,若是减免税赋,老百姓们自然高兴拿到地,可是如今不但不减免,还要翻倍,这多半是官府要替明年做打算。”

澜州死了那么多人,官府却为了面子政绩好看没往上报,不给朝廷添麻烦。可是如此一来,没了人口,地慌了就算了,税赋还没了,明年他们拿什么交差?

“这是哪个脑壳长在脚指头上的人想出来的法子,只怕迟早要出事。”明玥实在想不通,想出这法子的人怎么坐上这个位置的?

沈煜却是已经打算赶紧出城,不然再继续待下去,只怕官府要强行挨家挨户敲门登记分地,到时候地没种上,反而莫名其妙背上了天价税赋。“一步错步步皆错,如果来吴州赈灾的官员被瞒住了,咱们澜州离上京远,这里的事情要闹到上京,只怕已经是明年下半年的事情了。”

这大半年里,老百姓还不知道要过什么水深火热的日子呢。

明玥一听,想着因为灾情,沈煜也没如期考试,现在也是白身,如何纠缠得过官府?加上又忧心孩子们,便催促沈煜早些离开。

于是乎,第二天趁着城里老百姓们因为土地的事情堵在衙门口,城门处的人都给调去维护秩序,夫妻俩就连忙出了城。

可惜宋家夫妻不愿意走,他们还是相信只要老百姓团结一致,官府一定会取消税赋的,而且听说还有几个读书人组织着,要去吴州找那赈灾的钦差大臣主持公道。

沈煜和明玥是半点不敢把希望放在这种缥缈的事情上,无奈只能先行离开。

至于那二十斤小米,与宋家夫妻对半分,但因他们人口多,宋家夫妻只留五斤。

如今沈煜胸前挂着米,腰上绑着药,明玥则在他背上,感受到他快捷的步伐和那额间的细汗,很是担忧,生怕他这样瘦弱的日子撑不住,“咱们已经出了城,如今路上没什么人,慢些走也不要紧。”一面想要挣扎着下来自己走。

沈煜却是不应,“你安心趴在我背上就好。”大夫说明玥的身体拖不得了,可是城里的药也不齐全,要么他自己进山里试试看能不能碰运气弄些鹿茸,或是挖一些好药材,要么就想办法去汝州买。

反正再拖下去,只怕也就是一两年的活头了。

可是如今汝州一时半会怕是去不得了,明玥的身体也不能再多奔波,所以他如今只想快些到,一来孩子们能安心,二来他也能早些进山里碰运气。

进山不但能挖药,他还能狩猎,所以只有这十五斤小米也不要紧,那边明玥种了菜,到时候有肉有菜,不怕这个冬天熬不过去。

而且趁着这冬天,把孩子和明玥都养好,开春后就能启程去汝州和老爹汇合。

他把自己的想法和明玥说着,当然隐去了明玥身体的那一部分。

明玥一听,倒也可行,“那村子偏僻,进去要走好几个豁口呢!如今没人了,路几乎也没了,周边的村庄也空荡荡的,衙门的人应该找不到那里。”那应该是能安心过这个冬天的。

就是盐沈煜身上如今也带了一包,紧细些是能过冬的。

沈煜有武功,便是身体瘦弱但也不影响他步行,不过是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村里。

那会儿还是早上,天蒙蒙亮,山间到处都是浓郁的雾气,矮小的房屋也完全被淹没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