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印证此,印证彼,只会白白地带来烦恼。即使印证接近,也仍难免生死
僧澹交题像图形期自见,自见却伤神。已是梦中梦,更逢身外身。水花凝幻质,墨彩聚空尘。堪笑余兼尔,俱为未了人
【提要】对自己图像感叹。人生若梦,身为幻化,而自己的图像则为梦中之梦,身外之身。已与像,俱是“未了人”(未悟之人)
遯庵珠师玉露垂青草,金风动白苹。一声寒雁过,唤起未醒人
【提要】秋风秋景,雁声唤醒睡眠人
如日发焰,带微尘而共红,非实红也。如水澄清,含轻云而俱绿,非实绿也
【提要】霞光映日而红,非真红;水照碧天而绿,非实绿
山谷公衲僧命脉,古佛心宗。如净月轮,出则万波分影。如吹毛剑,用则千里无人
【注释】“衲僧”,即僧人(衲为僧衣)。“佛心宗”即禅宗,因标榜传承佛心而得名。“吹毛剑”,利剑,吹毛刃上毛自断
【提要】赞禅宗所传佛心(佛性、真心),体现于万有之中,其神威妙用(实指摧折烦恼)至为广大
欲火而以戒沃之,嗔火而以定沃之,无明火而以慧沃之。灵泉混混,消除烦躁之衷。智水涓涓,灌溉清凉之腑。千江有水,一轮宝月映寒潭。万井无烟,遍地金风吹冷面
【注释】“欲火”指贪爱、贪。“嗔火”指嗔。“无明火”指痴。三者为“三毒”
“灵泉”当指心性。“智水”喻智慧
【提要】用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治贪、嗔、痴“三毒。”用自性之力断除烦恼,用智慧之水滋润自身
山堂浮师胝一指头,一毛拔九牛。华岳连天碧,黄河彻底流。截着指,急回眸
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
【注释】“胝”及“俱胝”之误,人名。唐金华俱胝和尚之师为天龙和尚。一日“天龙竖一指而示之,师当下大悟。”自此凡有参学僧到,师唯举一指,无别提倡。“死前”谓众曰:吾得天龙一指头禅,一生用不尽。(《景德传灯录》卷十一)此称“一指禅。”“箬笠”,用箬竹编的笠帽
【提要】俱胝和尚一指禅,妙用无穷。华山连天,黄河深流。人生有无限事,如断除身内妄念,则一时可休
觉海禅师碧落净无云,秋空明有月。长江莹如练,清风来不歇。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虽然犹是建化门中事
作么生是道人份上事?闲来石上观流水,欲洗禅衣未有尘
【注释】“碧落”,天空。“化门”,当指幻化之门,指尘俗间。“作么生”,什么
【提要】这是宋东京(今开封)相国寺若冲觉海禅师的上堂法语
说观秋天晴空、明月,赏江风美景,虽令人心旷神怡,但毕竟是尘俗世间之事。禅僧份内之事是石上观流水,禅衣常如新
临济禅师一念心痴,被地来碍。一念心爱,被水来溺。一念心嗔,被炎来焚。一念心喜,被风来飘。若能如是辨得,不被境转,便处处用境
【注释】其中的“心痴”、“心爱”(贪)、“心嗔”、“心喜”,都是佛教所说的烦恼,是应当断除的。其中的“地”、“水”、“火”、“风”,是“四大”,世界的四大要素。此处用来指世界外境(相对于心)
【提要】如果修行者善于用外境中的任何一类现象来对治、克服和断除各种烦恼,就不再被外境牵着鼻子走,便可以处处利用身边的一切事物来达到修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