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静天师不怕念起,惟恐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
有定主,无常应,心欲死,机欲活
大道不远在身中,万物皆空性不空。性若不空和气住,气归元海寿无穷
欲得身中神不出,莫向灵台留一物,物在心中神不清,耗散真精损筋骨
元神一出便收来,神返身中气自回。如此朝朝并暮暮,自然赤子产真胎
【题注】虚静天师,北宋道士张继行,字嘉闻,号虚靖先生,正一派第三十代天师。撰《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七卷
李真人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
【题注】李真人,宋元道士,名字不详。撰《龙虎还丹歌诀》
三茅真君灵台湛湛似水壶,只许元神在里居;若向此中留一物,岂能证道合清虚
【题注】三茅真君,汉代方士茅盈、茅固、茅衷,合称三茅真君。《道藏》洞神部有《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寒山子冬则朝勿饥,夏则夜勿饱。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过日出后。心内澄则真人守其位,气内定则邪秽去其身
【题注】寒山子,五代宋初道士,名字不详。撰《大还心鉴》一篇
玉虚子物物元无物,心非形亦非,三般观晓悟,悟者不知谁
无无藏妙有,有有现真空,湛然俱不立,常寂性融融
【题注】玉虚子,南宋道士李简易,号玉豀子。撰《玉豀子丹经指要》
常寂,真体离无灭之相谓之常,绝烦恼之相谓之寂
中黄真人天门常开,地户须闭。息息绵绵,勿令暂废,吸至于根,呼至于蒂,子谓之神,母谓之气,如鸡抱卵,似鱼在水,结就圣胎,自然蝉蜕
【题注】中黄真人,宋代道士,名字不详。《道藏》洞神部有《太清中黄真经》
蝉蜕,解脱的意思
马丹阳道性虽无修无证,尘心要日损日消,消到忘心忘性,方契无修无证
炼气作生涯,怡神为日用,常教龙虎调,不使马猿弄
性定则情忘,形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衰
修心要作长生客,炼性当为活死人
【题注】马丹阳,金朝全真派著名道士马钰,字宜甫,世称丹阳真人。撰有《自然集》、《渐悟集》、《洞玄金玉集》、《丹阳真人直言》、《丹阳真人语录》、《丹阳神光灿》等著作
玄关秘论心牵于事,火动于中。心火既动,真精必摇。故当死心以养气,息机以死心
无心于事,则无事于心。故心静生慧,心动生昏
郝太古境杀心则凡,心杀境则仙
静处练气,闹处练神
【题注】郝太古,金朝全真道著名道士郝大通,号广宁子,世称太古真人。撰《太古集》
王栖云心随境转,境逐心生。若要心定,世人爱的我不爱,世人做的我不做;红尘万缘勾引不动,自然心清意静,阴阳不能陶铸
遣欲澄心亦是心,将心擒欲欲应深。争如不起群迷念,方现无中百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