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宁懵了好一阵,才迟疑着发问:“……您是怀疑世子爷的身份有问题?”
不知他脑回路拐去了哪里,他竟失声否认道:
“这不可能!盛家旧部都熟悉世子爷的脸,不会出现李代桃僵的事情。”
“我没有担心这个,我只是担心……”
——这个盛怀安未必是“盛怀安”。
对盛怀安的怀疑非是一时半刻,他没有苏醒后着急报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对关家的态度。
那种态度非常细微,细微到杨知月一开始也没察觉出问题,直到今日……
她听到阿宁转述异常恼怒,又向盛怀安求证。
对方是怎么回答的?
【“不,当然不是!”
“老将军只是念叨我们两人未有子嗣,除此之外没提其它。我更是没有指望阿仁继承财产。你无需在乎关家那群蠢货,他们烦不了你多长时间!”】
前面都是正常陈述,唯有最后一句话‘烦不了你多长时间’。
这是什么意思?是指她命不久矣,还是指关家命不久矣?
若是她命不久矣,盛怀安是要冲自己下手?若是关家命不久矣,又是什么大事能让一个据守当地的望族衰亡?
再联系之前隐隐错觉,杨知月着实放心不下。
“怀安近些年变了许多,”她随意找了个借口,“当初在京城议亲时,老侯爷曾特意说过,他这位小孙子虽然杀伐果断,却并非弑杀之辈。”
“也不知是侯府的糟糕给他留下了阴影,我与他相处时总觉得他不是弑杀,只是单纯不把人命当回事。”
闻言,乐宁紧锁眉头,重复地追问一句:“您确定世子爷不把人命当回事?”
杨知月即刻察觉到不对劲:“怎么?这其中有问题?”
乐宁也察觉出微妙,换了别的话题,他可能会迷糊,偏生是这个话题……
“虽说世人常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但老侯爷一贯认为若领军打仗者无法身怀对百姓的慈爱,只会成为当权者的兵器。所以,他常常教导世子爷要爱护百姓,有一年还亲自领着他在西北赈灾。”
“不过……”他又否定自己的推论,“老侯爷那么慈爱也没逃过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世子爷硬下心肠,也可以理解。毕竟任谁人破人亡后,性情都会有所改变。以前的世子爷确实比现在温和一些。”
闻言,杨知月若有所思,忽然提及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