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的心里再清楚不过了。
而越是清楚,马谡就越不可能照着吴军的意图办。
为此,马谡也是命人将吴国使者直接送到了永安城内。
而等吴国的使者终于是进入了永安城内,却发现,此地哪里大军的影子,甚至就连所谓的马谡将军,也都依旧没有见到。
汉军给出的理由是,马谡将军出城打猎去了。
而这一猎便是数个昼夜。
此时,云杜城已经打得如火如荼。
不仅仅是云杜城已经被打得断壁残垣,陆逊所率领的吴军主力也终于抵达了云杜城外围。
可恶的是,仅仅是几日的时间,司马懿在进攻云杜城的同时,竟然还强征民夫,在云杜城的西南方向,筑起了一道长约数里的壁垒。
而随着陆逊率吴军主力的抵达,司马懿也是当即以部分兵力继续进攻云杜城,而主力六万大军则是填入了壁垒之中。
虽然陆逊手中有着近一倍的兵力优势,但面对这道两人多高的壁垒,却始终难以逾越。
也就在反复拉锯的壁垒争夺战中,司马师汇合着南下的偏师,足足一万五千人,也已经抵达云杜城的城郊。
这一下,不仅仅是司马懿被两面夹击,就连吴军也被无情夹击。
整个云杜战场,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活像是一个千层饼。
稍好一点的是,即便是司马师到来,魏军的兵力依旧不足于吴军,因此,陆逊虽然是两面作战,却还能应付得过来。
但陆逊也很清楚,若是他不能在尽快完成对前方壁垒的突破,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军的援军很快就会抵达,战只会越来越难打。
为此,陆逊也是当即再度派出了使者,请求汉军迅速出兵江陵,以解燃眉之急。
同时,为了以防万一,陆逊也有样学样,趁着兵力还算足够,在于魏军两面作战的同时,也是自己与司马师的绕后之军间,修筑了一道壁垒。
应该说陆逊到底是陆逊,正是这道如今看起来可有可无的壁垒,却是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几乎间接地挽救了吴军。
是的,从关中出发的魏军终于是在吴军的壁垒修筑好后,出现在了荆州战场之上。
与此同时,汉中的魏延也是发起了上庸之战,试图牵制魏军部分的兵力。
只可惜,在陇右和大半个关中都已经失去的情况下,曹魏对于上庸三郡的感觉甚至还不如鸡肋。
因此,即便是知道魏延就要席卷上庸三郡,魏军也是丝毫不为所动,整整十万大军,在曹真的带领下,几乎是直扑江夏郡的云杜城。
好消息是,吴军已经及时地探知到了魏军援军的到来,并且部分的兵力主动龟缩到了与主营相连接的壁垒之中;
坏消息是,随着吴军援军的到来,战局已经陷入了倒计时中,若是吴军再不能完成突破,等待着他们的只有灭亡。
当然,若是此时汉军能以有力一部,前出襄阳,整个战局都将得到彻底的改善。
也在此时,吴国第二批的使者也终于千里迢迢地来到了夷道。
在此之前,马谡也是接见了来自吴国的使者。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而第二批使者的到来,却依旧没能让马谡出兵。
当然,这次不能出兵的原因却是不同了。
前次不出兵,那是因为火候还没到,出兵只会引火烧身,马谡当然不能做;
现在,吴、魏双方可谓是底牌尽出,可马谡依旧还是不能出兵,原因很简单,他需要丞相的命令。
按理说,丞相的命令早就该到了。
毕竟就连吴国的使者都已经抵达了成都,马青应该一早就把自己的方案递给了丞相才对啊。
可偏偏,直到魏军最后的大军出现在吴军身后,马谡依旧没有得到他想要的飞鸽传书。
这几日里,马谡几乎是每日几问地催促着传书的到来。
可惜,马谡就是等不到。
而随着吴国第二批使者的到来,尤其是关中的魏军开始进攻,马谡知道,此时已经是行动的最佳时刻了。
所有的部队都被牵制在了江夏,要夺回南郡,再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