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三国开启乱战中

再晚,不仅吴军要吃大亏,魏军在取得优势之后,随时会派兵回防,那一切都完了。

虽然蜀汉没有吃亏,但也没占便宜啊。

在这种三方的零和博弈之中,没有占便宜,那就叫做吃亏。

若是吴军真的出现大的损失,甚至是孙权身死道消,这三国会何去何从,就真的难说了。

其实不仅仅是马谡看出了机会的到来,就连张苞和魏昌也都看出来了。

只是事涉军国,留在马谡身边的又只有张苞和魏昌,哪里会有人提出意见。

张苞自不必说,马谡指哪打哪没二话,可要他提意见,却很难,而魏昌久更不必说了,初来乍到,如何敢言,又如何能言。

若是关兴在此,或许还会问上一句:将军,何故迟疑。

只可惜,关兴已经被派往了江陵城。

事实上,马谡又何尝不在心里问着:丞相,何故迟疑。

可伶马谡不知道的是,他的丞相从未迟疑。

从接到马青的汇报之时起,丞相便已经同意了马谡的想法,要趁着吴、魏血战,狠狠地割魏国的肉。

自然对于重占南郡,重返江陵城,丞相也是十分的认同。

可对于马谡千里派回马青汇报的做法看,丞相却十分地不认同。

无他,一旦荆州重回大汉,隆中对的想法将再度重现——大汉将能从荆州和关中两个方向进行北伐。

这也就需要一个如同关羽一般的大将坐镇荆州以随时策应关中的进攻。

马谡,几乎可以说是当仁不让地下一任荆州都督。

问题是,丞相需要的,或者说荆州和大汉需要的,是一个有着独立判断,能够独挡一面的都督,而不是一个事事都要请示的提线木偶。

对自己的判断如此没有自信,可不行。

因此,丞相也是故意不给马谡答复,就是要让马谡学会在关键时候勇于判断。

当然了,为了以防万一,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丞相也是让马青骑着快马一路狂奔回程。

若是等马青归来,时间虽然有些稍晚,但也无碍大局。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因为通知太晚而造成马谡无法攻克南郡,丞相也做了另一番的准备——全面北伐!

是的,在马青离开成都的同时,丞相也是带着数千精兵,作为先头部队,亲赴关中前线。

成都、巴西包括凉州的兵马,也随即被丞相调动了起来。

不仅如此,成都武库之中,马谡秘密积攒下的黑火药也被丞相全都搬空,上邽城内的投石车和云梯、箭塔,也搭乘着船只快速向陈仓挺进,甚至刚刚才席卷了上庸三郡的魏延所部,也被强令撤回汉中,准备进攻关中。

可以说,整个大汉已经行动起来。

既然要打,就打一把大的。

当然,这么大的阵仗,也不全是准备为马谡擦屁股。

实际上,这也是丞相根据马谡传回来的情报,审时度势做出的决断。

虽然继续发展下去的确对大汉有利,但随着吴、魏之间开始拼命,不仅仅是荆州、还包括关中,甚至是整个曹魏的西南半壁江山都呈现出异常的空虚。

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丞相显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尤其此战过后吴国的衰落几乎是可预见的了,若是不想被魏国所压制,大汉也必须让吴国的余热发挥出其最大的效果。

因此,在经过并不算激烈的一阵探讨之后,蜀汉朝堂也是一致决定:兵出关中,复于旧都。

只是可怜了马谡了,这边整个大汉干得如火如荼,那边本该最开心的马谡,此时却是急得有些抓耳挠腮。

什么?整个大汉这么大动静马谡怎么没听到什么风声?

只能说你对蜀道之难,还是有些误解。

更别说丞相还是有意在瞒着马谡的,马谡上哪知道去。

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