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攻关中以诱东吴

这样看来,魏军的计划,几乎是一个阳谋。似乎,不管东吴是不是上当,曹魏都将赢得利益。

当然,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计划,哪怕是所谓的千古阳谋。

就如这次魏军的计划,虽然目标是瞄准着东吴,但其中最重要的,不是东吴如何,而是蜀汉方面。

若是蜀汉也倾力而战,那么曹魏也就面临着要与东吴和蜀汉同时决战的窘境,曹魏虽然也并不怕,但这也绝称不上是件好事。

最佳的效果,就是蜀汉保持守势,等东吴做出决断。而曹魏也就可以顺利地将主力调至荆州。

当然,这也是最有可能的情况。毕竟蜀汉已经连续不知多少次地拒绝了吴王出兵的邀请,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但蜀汉不愿在此时大打出手的态度是明确的。

这也更好为曹魏所利用。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曹魏甚至都想要派出使者前往蜀汉,去说明情况了。

可是,复汉乃是蜀汉的基本盘,从曹丕篡汉开始,魏与汉之间便已是不死不休的两极。

曹叡深知,若是自己在蜀国当政,绝不会为了坑东吴一把而与魏国媾和。

因为这样的事情一旦暴露,蜀汉赖以生存和吸引人才的复汉大旗,也就算是彻底地倒了。

相反,若是不告知,蜀汉还有可能佯装中计地配合着坑东吴一把。

于是,曹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带着大军悄然来到了长安,随即亮相开始对郿县和雍城发起了进攻。

而曹真的布阵也是颇为讲究的,十二万出击的大军,两万被布置在了雍城的外围,封锁住雍城与郿县的联络。

主力十万大军,则是尽数投向了郿县,试图将郿县的汉军赶回到褒斜道中。

先打弱的近的威胁大的,曹真的布阵简直合理得不能再合理了。

如此兵力,如此的布置,哪怕曹魏已经跟蜀汉说明了是假打,蜀汉也不敢相信啊。

无他,只要曹真稍稍用点力,假打几乎立刻就能变成真打。

面对魏军的率先发难,孙权简直是大喜过望:叫你不肯出兵,这下好了吧,轮到曹魏出兵了吧。

隐隐的,孙权甚至想过坐山观虎斗的可能性。至少,也要蜀汉主动前来求援,才能出兵。

只是,看看这已经一团糟乱的朝堂,想想时不时就给自己气受的吴郡世家,以及愈演愈烈的迁都的请愿,孙权知道,这个转移内部矛盾的机会,他不能错过了。

当即,孙权也是以出兵援蜀为名,召集了陆逊、朱然等吴军的众将。

眼看着孙权就要发动国战,到了武昌后一直称病不出的陆逊也是被迫再度出现在了孙权和众人的面前。

一场军事会议很快在孙权的推动下召开。

会议的主旨很明确:出兵援蜀。

虽然蜀汉的求援信使还没有到来,但唇亡齿寒的道理,在场之人还是懂的,自然也没有人去反对出兵之议。

但出兵的方向上,分歧又出现了。

作为吴王,孙权自然是想要收服失地,重夺荆州之地。尤其这次夺回之后,还根本不需要给蜀汉分任何的土地,简直是再完美不过了。

当然,这并不能作为进攻荆州的充分理由。

而孙权也在第一时间就准备好了理由:荆州方向的兵力被抽调最多,进攻最为有把握。

至于诸多的吴郡世家却是希望将进攻方向放到北边,进攻扬州,并窥伺青徐。

扬州也好,青徐也罢,这些当然不是吴郡世家的目标。

从始至终,吴郡世家的目标就只有一个,让东吴的中心重新回到吴郡之中。

而一旦扬州之战打响,所有的军需都需要从吴郡这里经过,即便吴王再不想,吴郡的中心位置也将无可替代。

同样的,这当然不能成为说出口北攻的原因。

吴郡的世家自然也早已经找到了理由:荆州距离关中太近,前岁魏军就是从关中抽兵打了荆州一个措手不及,这才丢城失地。这次东吴势必不能再出现在这样的情况。

这显然是有些贴脸开大杀人诛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