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逍遥烟浪谁羁绊
第四十一章洛神赋新篇
端本宫花园之内。
若微独自缓缓而行,刚刚在文安殿里的情形,让她进一步了解了太子妃张妍的为人,事事求稳,不容行差半步。怪她吗?若微叹了口气,自己腹中所怀的是朱瞻基的头胎,轻重厉害自是心如明镜。倘若不是确信万无一失,太子妃如何向上奏报呢?恐怕就是报到圣前,皇上也会再派人来瞧,皇家的规矩就是这样无情而繁琐,想想真是烦都烦死了。
初春时节,残雪消融,树木吐出新绿,天空蓝得让人心醉,这端本宫虽不比御花园,但同样生机盎然,满目芳芬。
一阵春风微拂,很是惬意。
眼前的一池湖水实在是太迷人了,说不上烟波浩淼,却是环境幽雅,景色迷人。岸畔挺立着苍松翠柏,空中垂下绿色丝绦,碧波如镜,顽石杂陈,处处透着宁静和清幽,真是静思问禅之妙处。
若微站在池畔,静静地想着那年在南京宫中龙池之边巧遇太子朱高炽的事情,她想着想着不由笑出了声。
“一个人,也能笑的这般有趣?”一个温润如玉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若微转过身,在那一片淡紫色的丁香花中,一身白色绵绣襦衣,头戴玉冠,腰束玉牌腰带的年轻公子,正驻足而望。
宫里何时有了这般俊俏的公子?
世间的男子中,在若微眼中能称的上是英俊的原本只有两人。瞻基和许彬,对瞻基自然因为情爱所故,所以心里便认定他长的最是英俊。而事实上理性地判断许彬才是男人中少有的绝色。
只是面前此人,与许彬相比,似乎更胜一筹。
同样的美如冠玉、明眸皓齿。
所不同的是,许彬的眼神儿太过复杂,时而阴寒,时而凌厉,偶然闪过的一丝柔和,任你费尽心机都难以捕捉得到,而且他骨子里带出来的傲气与桀骜之态则更让人难以接近。
而眼前这个他,冰清玉洁,眼神儿纯净的如同一池春水。不,她马上否定了自己,春水太过柔媚,而且微风拂过,还有阵阵涟漪。
他的眼神儿,干净的就像八月里的晴空。
不是,这个比喻也不好。
若微轻轻咬着下唇,眉头微拧,一时之间,竟想不出什么准确的词句来形容。
总之,他眼神儿纯净的如同处子一般,让人看了,就心生好感。
而此刻他也在细细打量着面前的女子,一身水绿色的印花锦缎衣裙,围着白狐围脖,脚上蹬着同色的皮靴,外罩一件银白色的兔毛风衣,头上简单的挽了个发髻,簪着一支翡翠素钗,散发着淡淡的柔光,灵动的眼眸,如蓓般的朱唇,娇俏的秀鼻,浅浅的梨涡,组合成一张绝世的容颜,这样一张脸,叫人看了,再也舍不得移开目光。
像什么呢?
他稍加思索就想到了,是残冬中从满是积雪的地里冒出来的点点新绿,闪烁着灵性的美,透着无尽的活力与生机,让人心惊,更让人沉醉。
这是谁呢?没听说父王又纳新宠呀。
他索性开口问道:“你是新来的?”
若微笑了,花枝微颤。
若是别的女子像她这样笑,他只会嗤之以鼻、十分不屑。因为这笑也太那个了。就像百花之中,他素来喜欢丁香,只因为丁香吐露芬芳,而叶子却饱含苦涩,它把素雅美丽的容颜、沁人心脾的芳香悄无声息地留给世人,却把忧郁、哀怨深深埋藏。最不爱的就是张扬的红杏与斗艳的牡丹。
所以,他喜欢安静的,温婉的,内敛的女子,就像他所尊敬的母妃一般。可是今日,不知怎的,这样活泼的,不知道害羞的女子,这样对着他笑,他非但不恼,反而觉得十分亲切。
这笑容,怎么如此熟悉?
而她则突然停下,将所有的笑容全部收回,眉间淡淡地重新笼上点点忧愁,独自转过身去,沿着池边缓缓而行。
好生奇怪的女子。
她到底是谁?
只淡淡的一瞥,娇俏的一笑,一嗔一啧间就让自己沉迷其中、忘了所有。
他仍站在原地,动也不动。
一片杏花悄悄落在他的肩头,他也浑然不觉。
若微沿着湖边慢慢走着,不多时,来到一座木桥之上,刚待坐下休息,却仿佛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她立即停步,四下张望才发现那声响似乎来自桥下。
轻声的喘息声中,夹杂着衣裳布帛摩挲的声响。
带着威吓口气的男子的质问声幽幽传来:“既然敢来,为何还要躲躲闪闪的?”
“主子,奴婢实在是怕得紧!”稚龄女子瑟瑟发颤的音调。
若微正是进退两难,若照直走过去恐怕桥下的人听到会有所察觉。而要退回去,又不知从桥洞下面能不能看到自己,正在踌躇难为。
只听桥下男子又说:“怕什么?与其跟那些太监结成对食,菜户,当一对假夫妻,还不如跟了我!”
那女子没有再出声。
接下来桥底下传来的声音,让若微听得有些面红耳赤,这桥下的女子应该是这太子宫中的小宫女,可是那男子又是何人呢?也真恶心,居然大白天的,在这花园的桥下干这等下作之事,也太张狂了吧,这人来人往的,若是让人瞧见,岂非又是一场轩然大波。
若微悄悄站起身,轻移莲步,向桥面走去。
然而不想听的话又再次传来:“把这个献给她,保你当上六品宫正!”
“奴婢,奴婢不敢!”小宫女的声音听起来甚为可怜。
“又不是毒药,这东西的妙处,你不是一早就知道了吗?”那人仿佛在小宫女的脸上轻拍了两下:“听话,否则……”
“奴婢知道!”
无意间碰到宫里最龌龊不堪的垢事,若微心情立时跌入谷底,只想蹑手蹑脚赶紧逃离现场。好容易看到了文安殿的大门,若微手抚胸口,面色苍白,只一味低着头往前走。
正遇上前来寻她的云汀,见她脸色不好,急忙问道:“孙令仪这是怎么了?走的这么急!”
若微见到云汀,又回身看了看百丈之后的花园,小桥隐约在碧波花海之中,四下里并无半个人影,这才定了定神说道:“云汀姐姐,我内急!”
云汀忍着笑:“既如此,令仪就快随奴婢回去吧,殿下已经回来了,太子妃请令仪速去一同用膳!”
若微长长松了口气,跟着云汀回到文安殿中,先去了偏殿解了所谓的“内急”,才进入正殿宴会厅,只见太子妃、朱瞻基与胡善祥已然落座。见她入内也不等朱瞻基开口,胡善祥便立即起身将她扶了过来,坐在朱瞻基下首,口里说道:“妹妹快坐下用膳吧,妹妹不在,殿下食不甘味!”
若微笑了笑:“姐姐说笑了!”
这才举起筷子,开始用膳。
朱瞻基看她神情仿佛微微有些异样,不知她是在外面遇到什么事,还是刚刚又被母妃教训了,所以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太子妃,只见太子妃一派沉静,并无不妥与不悦,心中不由暗暗纳闷。
四人围坐用膳却静默无语,一餐饭吃的实在有些拘谨。
宴罢撤去席面,换上茶水。
太子妃看了看若微,又把目光投向朱瞻基:“若微的性子,依旧有些稚气,才一会儿没盯着,就跑出去没了人影。这哪里像是要当娘的人?本宫想留她在太子宫多住些日子,也好好帮她调息调息身子,你们的意思呢?”
若微心中大呼糟糕,差点脱口而出,只是桌子底下悄悄伸来朱瞻基温润的手,他的手紧紧握着若微,安定了她的紧张与惊惶。
朱瞻基并未直接开口相阻,只把目光投向了胡善祥。
胡善祥自然明白,朱瞻基此时怕是舍不得离开若微半步,与其他来开口回绝太子妃,倒不如让给自己做做面子,于是面上含笑,柔和的语音悄然响起:“母妃的体恤与关切,莫说是若微妹妹,就是善祥也甚是感动,只是眼看父王的千秋节近了,两位皇妹又值及笈待聘之期,母妃定是有很多事情要操心,善祥原本还想帮母妃分忧,哪能让母妃再劳心费神照顾我们。”
太子妃张妍眼神中流露出欣慰之色:“这些事情难得善祥还记得这么清楚!”
胡善祥淡淡地笑了,那模样要多贤惠就有多贤惠。只是她心里明白,一切都多亏了姐姐慧珠,在出门之前再三提醒,否则又怎会有如此现成的一番说辞呢?只是此刻她微微有些不快,太子妃要把若微留在宫中,明着说是要给她调养身子,立立规矩,而暗中还是为了要保住她的龙胎,难道太子妃对自己并未完全相信?
想到此,她故意面上一派热忱之色,先是冲着若微笑了笑,随即仰头望着太子妃说道:“母妃大可以放心,若微妹妹就像善祥的亲妹子一样,善祥一定会把她们母子照料得妥妥当当的!”
太子妃见她言辞甚是恳切,趁着举杯饮茶,又扫了一眼朱瞻基与若微。心道,“痴儿呀,为娘的苦心,你们竟不如胡善祥看得透,只一味的顾着缠绵与私欲,罢罢罢,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放手就是。”
想到此处,这才又拉起胡善祥的手,语重心长道:“善祥多虑了,有你执掌太孙府,又有慧珠从旁帮衬,母妃自是放心的,母妃是怕若微丫头持宠生骄,再惹事端!”
若微听了,心想此时再不表态更待何时,立即开口说道:“母妃,若微不敢。”
太子妃看着她更显娇艳的容颜,只一笑而过,轻声唤道:“云汀!”
云汀从内堂款款走出,双手捧着一个黑漆托盘,上面盖着黄色的绸布。瞻基等人见了,都暗暗称奇。
太子妃稍作示意。
云汀走到若微身旁:“微主子,这是娘娘赐给主子的!”
若微立即起身,恭恭敬敬地接了过来。
太子妃目光停在那黄绸布上:“若微,猜猜母妃送你的是什么?”
若微略加思索,看了看瞻基,又对上太子妃的眼神,有些犹豫,仿佛自己也不太肯定:“是《女则》?或是《女训》?”
“呵呵!”这一次,太子妃是真的笑了,她笑起来真是好看,头上的凤冠轻轻颤着,明晃晃的有些刺眼。
笑过之后,才说道:“打开看看!”
若微心想,难道错了?
瞻基伸手帮她将黄绸布掀开,居然是一本蓝色外皮的经卷,上面三个大字,正是《地藏经》。
“母妃?”瞻基略带疑问的目光投向自己的母亲。
太子妃面上含笑:“吃多少补品与灵药,都不如它来的有效。你回去以后每日诵上一遍,必能凝神静气、安胎养身。就是日后生产,也自然是顺之又顺!”
“多谢母妃!”若微心中大为感慨,此声道谢更是发自肺腑。
从端本宫中出来,若微与胡善祥各自上了马车,朱瞻基稍加犹豫,随即冲着若微使了个眼色,然后走到胡善祥的车前,刚要上车,胡善祥却体贴温存地说道:“殿下还是与若微妹妹同乘吧!”
说罢,便放下了帘子。
瞻基稍稍一怔,这才上了若微的马车,坐在车上,瞻基伸手将若微揽在怀中,不发一语,而眼中神色有些迷茫,若微靠在他的胸前,随着马车轻微的颠簸,幽幽说道:“殿下是在想,这样贤惠大度的她,会做出买凶伤人那等残忍之事吗?”
“你这丫头,时精时傻,刚才在母妃面前如同锯了嘴的葫芦,这会子偏又这般灵巧,像是能参透人的心事!”朱瞻基轻轻抚着她耳际边上垂着的黑珍珠紫玛瑙的耳坠子,不知是赞还是贬。
“殿下还是想把此事查得水落石出?若是她所为,殿下即使碍于形势暂时不会处置,也会从此对她敬而远之,就算日后如何的冷淡于她,都不会心生内疚。反之,如果经查实,此事与她无关,那么殿下心中自然还是要敬着她,爱着她的。”若微平静的语调中透着些许的无奈,声音越来越低,有些气力不足,仿佛就要睡着一般。
瞻基低下头,在她脸上狠狠一啄:“胡说!”
若微仰起脸,闪着那双惑人的明眸,眼中含笑:“殿下嘴上逞强也没用,被我说中了吧!”
瞻基不再说话,只是用温润的唇轻轻在她的脸上一点儿一点儿如同蜻蜓点水一般的吻着,极尽温存。
若微突然明白,有的时候,爱抚本身,与无关。
她轻轻挣开他的怀抱,冷俏俏地说出一句话:“她不杀伯仁,伯仁因她而死,错否?”
瞻基面上立时僵了:“你是说慧珠?”
若微扭过脸去,不置可否。
“用人不察,任人为亲,行偏弄乱,自然是错!”瞻基不加思索地回应着她。
而她脸上笑意渐浓,翻开手中的经卷,口中嘟囔着:“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好你个微儿!”朱瞻基伸手将她重新抓回自己的怀中,在她的小脸上,又是一轮袭击。
第四十二章双姝暗离间
皇太孙府宜和殿内。
慧珠听完胡善祥的一番学舌,立即疾呼:“娘娘错了!行差一步,这一局竟是咱们输了!”
“错了?输了?”胡善祥被她弄糊涂了。
“娘娘为何要怫逆太子妃的意思,而没有让孙若微留在太子宫中?”慧珠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失望。
“不是姐姐说的吗,殿下的长子,庶出还是嫡出,甚为关键!”胡善祥的脸憋得通红,心想,这还用我明说吗?留在府中,十月怀胎,有的是时间改变一切。可是,如果此次被太子妃留下,进而保护起来,那除了干瞪眼,还能有什么好法子?
况且孙若微即使留在府中,她已然有孕,殿下只能看着,又不能解渴,自然要把雨露分给别人。自己也好近水楼台,若是孙若微在太子宫,那殿下还不也得跟着搬过去?
只是这些话,就是亲姐妹,也只能意会,让她说出口是断断不能的。
“哎呦,我的傻娘娘!”慧珠气得不知说什么好了,想也没想,就直接挑明了:“在太子宫里,出了任何岔子,都不关咱们的事。可是要在咱们府中,那就不能出一点儿问题,就是孙若微自己走路崴了脚,摔了跤,掉了胎,也得算在咱们头上。”
“那?”胡善祥似乎有一点儿明白了,可她转念又一想,还是不得要领:“那她待在太子妃宫中,咱们又能怎么着呢?”
“哎!”慧珠长长叹了口气:“娘娘忘了吗?姐姐我在宫中十几年,历任太子宫大宫女、监事宫正、直至尚书,掌管上上下下几百口子人,有多少人受惠于我,又有多少人是经我提携的,只要稍稍用心,不用咱们费神费力,一切尽可水到渠成。可是现在……”
“原来姐姐说的打算,是要借刀成事?”胡善祥这才明白,她怔怔的呆坐在榻上,暗自懊悔不已,为自己亲手葬送了这样一个机会而痛惜自责。
又气又急的当口,一口气没提上来,竟然晕了过去。
迎晖殿内,朱瞻基坐在窗下的暖炕上手执书卷,凝神静气看得正是入神,而若微倚在他怀里小睡,瞻基不时将目光投在怀中的佳人身上,又帮她向上拉一拉覆在身上的锦被。
司棋悄悄入内,冲着朱瞻基福了福礼,看面上的神色似是有话要讲。
朱瞻基用手指了指外面,司棋立即会意。忙从榻上拿来一个枕头,帮着瞻基将若微悄悄移开。
这才随瞻基来到外面厅里。
朱瞻基坐在圈椅之上,目光一扫:“何事?”
“回殿下,慧珠姐姐差人来报,胡娘娘身子不适,请殿下过去看看。”司棋照实回话。
身子不适?今儿一同入宫,一道回府,也没见她哪里不适?朱瞻基沉了脸:“宣医官去看了吗?”
“已经宣了!”司棋看殿下的神色似乎没有要起身过去看看的意思,心中不由暗暗为难,慧珠派来的人是将话儿传给自己的。如果殿下不去,她们也许会反以为是自己没有将话传到。司棋为人一向谨慎,滴水不露,虽然知道殿下独宠若微,可是这府里的女主人必竟是胡妃,而慧珠又是府中的管事,正管着这些丫头、太监,可是万万得罪不起的。前些日子的事,不就是明摆着拿紫烟顶包出气吗?这上边的主子相争,底下的人也不好过。所以她想了又想,试着劝道:“殿下,太医虽是宣了,按理说,殿下也该过去瞧瞧!”
朱瞻基面上淡淡的,没有半分的关切之情,依旧坐着没动,不是他绝情薄性,原本对于胡善祥,他是有着七分敬重、三分怜惜的,然而经过若微西山涉险一事,他对胡善祥的心,立即又回到了原点,就像永乐十五年,刚刚得知她占了若微的位子一样,心中是迁怒,是厌恶。
“司棋说的不错,殿下正是应该过去看看,不仅如此,若微也该与殿下一道去!”若微不知何时从内室走出,她俏倚门边正凝眸望着他。小睡之后,她凝脂般的雪肤之上隐隐透出一层胭脂之色,双睫微垂,被长长的睫毛装饰起来的眼睛美极了。
瞻基看着她,竟有稍许的愣神儿,这样一副小女儿的俏丽,仿佛又回到几年前在南京宫中的时候。
“怎么起来了?才刚睡了一会儿!”瞻基啧道,又吩咐司棋为她披了件鹅黄色的披风。
“殿下,该去看看才是!”若微的神色间仿佛蕴含着丰富的表情,说着就走过来将瞻基从椅子上拖了起来:“走吧,走吧,礼不能废。今儿母妃还提点若微不能恃宠而骄呢,若是你在别的地方,不去也就罢了,偏在我儿,不去不行!”
“咳!”瞻基立即笑道,在她脸上又轻拧了一把:“我说你怎么突然变得大度起来,原来是这般打算的,真真是天下女子皆大同,没有一个是不妒的!”
瞻基虽然如此说着,却依旧牵着若微的手,走出了迎晖殿。
春日的午后,太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正像两个人的心情,温存而甜美。
进了宜和殿,若微抬眼一看才发现袁媚儿、曹雪柔都到了,平日里近前侍候胡善祥的一众丫鬟也都候在厅里,面上皆是难掩的喜色。
这状况哪里像是屋里躺着病人?朱瞻基心里想着,面上愈发清冷。
“殿下大喜!”袁媚儿见他来了,立即上前贺道。她原本相貌甚甜,肤如玉脂,此时一双大大的眼睛漆黑光亮,小嘴边带着俏皮的微笑,目光仿佛不经意间瞥了瞥若微,眼神儿中传递的信息很是复杂。
瞻基原本以为她是在道贺若微有喜之事,也未留意,只是点了点头。
然而,满殿的侍女、嬷嬷,都郑重其事地跪下向他道喜,朱瞻基竟有些糊涂了,而若微心中一阵扑通,仿佛已然料到了什么。
这时只见慧珠领着徐太医来到瞻基面前,满脸的喜色:“恭喜殿下,咱们娘娘有喜了!”
朱瞻基微微惊讶,然后先是回头盯了一眼若微,眼神儿中有歉意、也有安抚。若微面上一派娴雅,美目流转,嘴角带着与往常一般无二的淡淡的笑容。朱瞻基这才稍稍安心,对着徐太医脱口就是一句:“可看好了?”
此语一出,众人皆感意外。
就是朱瞻基自己也觉得十分不妥。
而徐太医在宫中久沐风雨,这点眉眼高低自然心如明镜,他立即拱手回道:“回殿下的话。正是喜脉,胡娘娘脉象平和,胎象强劲,已有两个月了!”
“两个月?”若微的脸色稍稍有些发暗。
朱瞻基挥了挥手:“偏劳徐医正,先下去吧!”
慧珠秀眉高挑:“殿下,皇太孙妃有喜,这是咱们府中的大喜事,该重重打赏才是!”
慧珠此语明显是在提醒朱瞻基,前些日子因为若微传出喜讯,朱瞻基大喜过望,传令府中上下皆有赏赐,而此时初闻皇太孙妃有喜,并不见朱瞻基有多大的欢喜之色,显然是厚此薄彼有些不公。
朱瞻基点了点头:“府里由你统管,这等事情,就按例而行吧!”
“是!”慧珠转身进入室内,不多时捧出一个银盘子,里面是用红绸包着的几封银子,大约有五十两,捧给了徐太医。
徐太医谢了又谢,这才告退。
“殿下,是否该去里面看看太孙妃?”一直静而不语的曹雪柔移步上前,一双含情的美目看着朱瞻基,面上是和煦极了的神情。
“是啊!”慧珠也开口劝道。
朱瞻基这才进了里间,只见胡善祥歪倚在暖阁里,隔着两层纱幔,朦朦胧胧的,见瞻基进来,立即起身相迎,口里轻唤一声殿下,面上含羞,比往日多了些娇艳。
朱瞻基迎上前,伸手将她扶起:“内室之中,何须多礼?”
胡善祥笑了:“殿下是夫,是君,不管在哪里,善祥都仰为天颜,不敢怠慢!”
看她情真意切,眼神儿清澈,唇边含笑,好一副贞静贤淑的样子,朱瞻基不禁有片刻的失神儿。
“殿下,臣妾有孕,殿下似乎并不开怀?”胡善祥索性把头轻轻倚在朱瞻基的怀里。
朱瞻基微一沉吟:“哪里?善祥莫要多心。”
原本若微随袁媚儿和曹雪柔正要进入内室给胡善祥道喜,只是领头的曹雪柔刚一欠身,又立即退了回来,脸上像涂了层淡淡的胭脂,红晕微染,笑而不语。
袁媚儿眨了眨眼睛:“怎么了?”
若微却明白了,“既是如此,咱们就先回去吧!”
说完她便第一个转身退了出来。
从宜和殿里出来走在府中小径之上默默想着心事,耳边始终徘徊的徐太医那句“两个月”的话语。
虽然若微知道朱瞻基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去胡善祥房里,可是他曾经说过,她是不会让她受孕的。瞻基曾经不止一次对自己说过他的长子只会是她孙若微的。可是现在,胡善祥居然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也就是说他骗了自己。
阳春三月,府中到处是一派郁郁葱葱、花木扶苏,虽然景致怡人可是若微的心中如同坠入冰潭,只觉得柔和的春风拂过,却似剪刀一般锋利,割得自己浑身上下,哪里都疼。
一阵难以抑制的恶心,竟扶着路边的树干干呕了起来。
是谁在她身后轻柔地抚着,动作轻缓,又小心翼翼?若微抬起头,正巧对上她的眸子,清烟如雾、丽质天然,从来没有发现曹雪柔是如此动人,此时她正一脸关切,又将自己的帕子递给若微。
若微也不推却,接过来轻轻擦了擦唇角:“谢谢!”
“妹妹出来怎么身边连个丫头也没跟着?”曹雪柔一口的吴侬软语,更显柔和。
刚刚与瞻基一道自迎晖殿里出来,两人手牵着手,自然不喜旁人跟着,可是现在他留在宜和殿里陪着胡善祥。深深地叹了口气,如今才知道形孤影单的难处,她只得以笑相掩,没有直接回话。
“看妹妹害喜得厉害,不如到我那儿坐会儿,歇歇再走?”曹雪柔上前扶着若微,又对身后的丫头锦素吩咐着:“去迎晖殿里传个话,就说令仪在我这儿坐坐,省得她们惦着!”
“是!”锦素立即下去照办。
心细如发、体贴入微,曹雪柔平日里对谁都不远不近,而此时的一扶一帮,却让若微觉得很贴心。
曹雪柔的香远斋,布置得极为清净,不像女儿家的香闺,倒像是公子的书斋,若微刚一坐下,即有丫头奉上茶。
清香淡雅,宁神静气,一品之后,只觉得唇齿留香,若微不由赞道:“好茶!”
“茶是再普通不过的洞庭龙井,只是用今冬的梅花熏过,又以夏日荷叶上的露水冲泡而成,所以才最是清香!”曹雪柔袅袅地站在书案之前目光扫过上面的一幅画竟不由眉头微蹙。
若微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她立即拿起一方素帕,覆在上面。脸上笑容不减,又拉着若微去看她的藏书。
只是这样的欲盖弥彰,反而见绌,那幅画画的什么,若微没看清,但是那画卷下方提的,正是瞻基的字,若微只看到“老柏修竹沐雪青,鹊栖艳至露华浓”这两句,这是瞻基送给她的?原来到头来,竟是自己错了。
原以为瞻基对自己的心才是唯一的。
对于胡善祥,他只不过是敷衍了事,想不到他却让她珠胎早结。
刚刚还在为此痛惜。
转眼就看到了他写给曹雪柔的情诗,什么叫沐雪长青,露华正浓?若微只觉得短短八个字,如同一把钝刀凌迟在自己的心上,原来对于曹雪柔,他也不仅仅是应景儿?
那么袁媚儿呢?
若微面色越发清冷,深深吸了口气,费了好大的劲才让自己没有失态。
曹雪柔看在眼里,心道,只如此你即心寒了吗?原来还是高估了你,原来你竟会如此不堪一击?这以后的日子才真真有趣。
第四十三章风催月奴折
山东乐安原本是一座清静的小城,民风淳朴、百姓富庶,然而不过三两年,就大大变了模样。
高大宏伟的汉王府门前,王妃韦氏与府内诸位侧妃、侍妾都分列两侧,得了消息说今日汉王回府,所以早早在此候着。
只是眼巴巴的等了一个多时辰,还不见踪影,不由有些急了。
韦妃年近四旬,身材高桃,体态丰盈,言行举止端庄娴雅。
今儿为了迎接汉王,天还没亮就早早装扮起来,身上是亲王王妃的常服,金黄色绣着凤凰的云烟衫,逶迤拖地的黄色古纹双蝶云形千水裙,乌发如漆,只是略有些稀薄,所以特意加了义髻。这义髻原是盛唐时宫中贵妇人以铁丝加发编织而成的假髻作为装饰,据传还是杨贵妃首创的。而经过宋元两代,早已失传。如今韦妃头上的义髻,则是以薄木制成髻式,在上面缀以珠宝和花朵,看起来高贵美艳,更添风姿,宛如一朵怒放的牡丹花,美艳绝伦。
身后的几位侧妃站的腿早就酸了,可是谁都不敢稍稍流露出半点不耐烦的神色,只有心中暗暗祈求上苍,让汉王的身影早些驾临。
正翘首而盼,只见远处烟尘浮起,马蹄阵阵,一队人马飞驰而至,后面那辆四马高车,正是汉王的辇驾。
侧妃邓氏轻声说道:“好奇怪,平日里王爷都是骑马的,今儿会怎么坐在车辇之中?”
韦氏也是纳闷,然而车驾已到近前。
“快,侍候王爷下车!”韦氏立即指着王府门前的太监说道。
有人马上抬来三层木阶的车马凳放在车旁,车门自里面被推开,朱高煦大步走了下来。
“臣妾恭迎王爷回府!”自韦氏以下,所有的妃妾和九位王子都俯身下拜,如此恭敬,如同圣驾来临一般。
“嗯!”朱高煦哼了一声。
听着似乎不那么高兴,韦氏与众妃起身抬眼望去不由都愣了,只见朱高煦从车中扶出一个妙龄女子,看起来正是双十年华,一张瓜子脸,水汪汪的大眼睛,容貌甚美。
“王爷!”韦氏脸上的娴静与端庄立时不见了,刚要开口询问,朱高煦仿佛十分不悦,挥了挥手,只拉着那女子大步向府内走去。
王府正殿之后,是朱高煦的寝殿。进入室内,他便往正中椅上一坐,接过侍者端上的茶饮了一口,又盯着立于下首的那名女子说道:“坐下!”
那女子瞪着他,也不知道害怕,面上表情有些倔强:“王爷将民女强押至此,到底何意?”
“强押?”朱高煦一阵大笑,眼中射出厉光,一把将她拽入自己怀中:“你说是强押?好个不知好歹的丫头。得本王青睐,是你三生修来的福气,还这样扭捏作态?”
“你放手……”女孩眼中一派惊恐之色:“你不是说要带民女去找皇太孙吗?”
“皇太孙?”朱高煦大笑不止,狠狠捏住她的下巴,几乎要生生掐碎一般:“你倒先说说看,为何要找他?”
“我?”她又惊又怕:“民女早就说了,皇太孙救了我和我娘,我亲手绣了件袍子,想赠给皇太孙!”
“哈哈哈!”朱高煦眼中闪过噬人的凶狠,一个巴掌狠狠甩在她的脸上。玉面之上顿时红肿起来,唇角也开始渗出腥红的血色。
“贱人,什么送袍子?你是想把自己送给他吧?”朱高煦压着她的头,自己的脸几乎紧贴着她的面。
女孩紧紧咬着嘴唇,不再开口。
“怎么不说了?戳中你的心事就不说了?”朱高煦索性将压她桌上,健壮的身躯强压了上去:“凭你?以为自己有三分姿色,就能在皇太孙面前得了宠?你醒醒吧,你的模样放在皇太孙府中,只比那些二等的丫鬟稍强些罢了。还是让本王先调教调教,让你长些本事,再送到皇太孙府中的好!”
“真的?”那女子似信非信,眼中又有了希望,也灵动起来。
朱高煦冷笑着,扯下她的腰带,于是淡粉色的长裙瞬间飘落。她立即大惊失色,用手狠狠抵着他:“你要做什么?”
“做什么?教教你规矩,要想入太孙府,这是必得要学的!”他眼中没有半分的,有的只是恨意。
这恨从何而来?
她想不明白,只是稍一游移,他的手已然探入衣底,扯下她的胸衣与里衣。
还未来得及细想,出自本能地拒绝,却被他狠狠扼住咽喉:“想想你娘?不想活了?”
她脸上神色是越发糊涂,都是王爷,都是出自皇家的龙子龙孙,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皇太孙英俊潇洒为人亲和,而汉王却如狼似虎,阴狠残暴。
然而就在此时,他手上稍稍用力,而她不由一阵猛咳,汉王两指之中多了一粒丸药,瞬间塞入她的口中,她很想吐出来,但是根本不可能。
是的,一杯滚烫的茶水随后被强灌入内。
连着那粒丸药,一起被送入体内。
“这是什么?”她眼中除了惊恐还是惊恐。
“很快,你就知道了!”他笑了,随即便放开了她。因为他知道,要不了多久,她就会自己送上门来。
当韦妃进入寝殿的时候,镂凤的大红帘帐里,正是一室的迤逦,汉王强健的身躯压在那年轻女子白皙的玉体之上,两人紧紧缠绕在一起,低沉的喘息和细碎的娇吟同时灌入耳膜。
韦妃站在帐幔之外,进退为难。
这可是大白天呀。
记忆之中,汉王虽然过人,有众多的妃妾,但是还没有过这样放浪形骸的时候。这是怎么了?而床榻之上那个年轻的女子又是何人?论容貌,虽然清丽,但绝说不上有多出色,跟本比不上府中的那几位后入门的侍妾。
只是帐中的呻吟和粗喘,一阵一阵的撞击,以及汉王痛快的大喊声,这一切让韦妃完全呆住了。
也不知过了多时,汉王才翻身站起,就那样赤身地掀开帘子站在她的面前。即使是多年夫妻,育有两子一女的韦妃,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此时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然而她一低头,不经意间的一瞥,正看到榻上女子如玉的肌肤上全是淤痕,真是惨不忍睹。
“王妃看够了吗?”汉王冰冷的声音突然响起。
“王爷?”韦妃面上青一阵、红一阵,心中更是恼恨异常,只是还得强忍着。
“侍候本王更衣!”汉王盯了她一眼,似乎十分不满意她的迟钝。
“是!”韦妃万般委屈,无奈之下只得帮汉王将身子擦拭干净,又套上了一件崭新的长袍。
而床榻上的女子依旧弓着身子,呻吟不止。
看那情形,似乎还是欲壑难填,未曾满足。
这女子也太不知羞了,韦妃不由十分反感。
“去,把后面的紫月阁腾出来,让她住下,再让秋棠好好调教调教她。”汉王穿好衣服,就出了殿门。
只留下怔怔的韦妃与床上如落花般的女子。
屋里充斥着男女长久交欢留下的气息,韦妃一刻都不想多留,她立即走出殿外。不多时便有两名粗壮的丫鬟入内,掀开帐帘,看到榻上的狼藉与那个满是淤紫的身子,相视之下,便将她拖了起来。
“这是王爷的寝殿,王爷都起身了,你还在这里挺尸?”其中一女,横眉以对。
而她仿佛不闻,痴痴呆呆,如同傻了一般。
“银杏,别跟她多说!”另外一个女子从地上捡起她的衣裳,手脚麻利地帮她穿好。二人将她架起向外走去,而她似乎忍着巨大的疼痛,步子沉重。每走一步,脸上都是莫名的痛苦,就这样出了朱高煦的寝殿,走过几重殿阁,才来到西所一处小院之内。
进了房里,两人一松手,她便重重摔在地上。
二人转身把房门锁上,过了半晌,提着热水和浴盆入内,将热水倒入浴桶内,便不由分说,扒去她身上的衣服,将她推入水中。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泡在水中,由她们揉来捏去的她,此时方才清醒过来。
“干什么?你当我们愿意伺候你?”银杏嘴上说着,手里更暗暗用劲,王府的规矩,除了有品级的妃妾、选侍以外,其余的小丫头们侍了寝,就要立即用秘制的药水冲洗下身,这样便不会受孕。
只是这冲洗的手法,实在是难以启齿,又十分的难受,所以有的小丫头为了让自己洗得舒服些,就会常常给这些婆子们塞些钱。
而她刚刚入府,既没交情,又不知内情,自然是不懂这些的。
于是那两人下手极重,丝毫不比刚刚朱高煦带给她的侵犯好受,所以她才疼得连连求饶:“两位姐姐,我自己洗就好了,不劳你们大驾!”
“哼!”两人充耳不闻,加快了动作,不顾她的苦苦哀求,手下更加麻利。
当一切结束之后,拿了一套府中丫头穿的蓝布短衫长裙丢给她:“快换上,一会儿侧妃娘娘要召见你!”
换好衣裳她呆呆坐在榻上,眉头紧蹙。直到现在,她还不能相信刚刚发生的一切,原本心怀欢喜,以为跟着汉王从京城南下,就能见到那如同天神一般的皇太孙,她心中的良人。即使是为奴为婢,她也甘之如饴,可是怎么突然间就变了。
原本和蔼如同长辈的汉王,转瞬间就成了一尊吓人的罗煞。
他对自己做了些什么?
为什么自己没有挣扎?没有拒绝,竟然还有些许的欢喜?
刚刚那些淫荡的呻吟,是出自她的口中吗?
不是,这是梦,这绝不真的。
怔怔之间,被银杏强拖着,领她来到了朱高煦侧妃李秋棠所居的西福殿。
她站在殿前的亭园里,只见侍女们往来穿梭,在碧草畔的小亭内摆好了果品香茶,还有紫檀木的座椅香几,上面放着柔软的绣花靠垫,周围还陈设着镶银海棠刺绣的屏风,她不知自己为何要出现在这儿,身旁经过的侍女们不时将目光投在她的脸上,随后便是鄙夷的神色。为什么?她如同痴人,什么都想不明白。
正在此时,李秋棠袅袅的从殿中走了出来,迎着落日的余辉,脸上笼着淡淡的光晕,映得她如同粉装玉琢一般,与韦妃相比,她没有正妃的端庄,却多了风流娇媚,妖娆艳丽不可方物。
坐在椅上,将手轻轻搭在靠墩上,打量着下首站立的女子,指了指对面的圆凳:“坐!”
她怔怔的,不敢坐,又不敢不坐,只将身子轻轻挨着凳子的边沿,这姿式就如同她的心思,摇摇欲坠。
那神情可怜兮兮,若是换了旁人必要心存怜惜,可是李秋棠却笑了:“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无姓,名叫赘儿!”她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