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是,王妃已经确定了自己肚子里的是哥儿,对二姐儿就疏忽了?
但仔细想想又不可能。肚子里的那个才刚怀上,能不能生下来还是两说呢!
说实话,虽然凤姐儿几番安慰自己,王妃有了嫡子才好。但她内心深处,其实还是希望王妃这一胎生不下来的。她还就不信了,后院的其他女人对王妃的肚子没有想法。
平儿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这……主子,王妃院子里的事,奴婢只能问到一点儿皮毛。关于二姐儿的,王妃一向把控的严,也没人敢往外说。”
陆嬷嬷却是道:“主子有了身子,还是少想这些有的没的。二姐儿是王妃的心头肉,只要王妃在一天,谁还真敢怠慢她?”
凤姐儿想了想,觉得也是,便觉得自己是杞人忧天了。二姐儿不高兴,也不一定是被人怠慢了,也有可能是被王妃说了。话说,二姐儿这个年纪,该是慢慢地学起规矩来了。
“罢了,不说清辉院的事了。爷今日可能会来咱们这儿用晚膳,喜儿去厨房看看,今日有什么新鲜的。”
她虽如今不能侍寝,但宠还是要固的。要不然,等她生了孩子,做了月子,一年不见六爷,怕是早被他抛到脑后了!
喜儿应了一声,就去了。
凤姐儿午膳的时候用了碗鸡丝凉面,扶着安儿的手在屋子里转了几圈消了消食儿,便进里间去午睡了。
她日子过得悠闲,六爷却是一脑门的官司。
事情的起因,是山东的旱灾。
大夏的天下这么大,虽然不是每一处每一年都会闹灾,但对朝廷来说,却是一年到头没个消停的时候。今日这里旱了,明日那里涝了,还有蝗虫瘟疫什么的,哪一样不需要上报解决?
底下那些地方官们,不但要报,还要往严重里报。本来是饿死了一万人,他们就敢报两万;淹没的田地超过千倾,他们就敢在奏折上写上“淹没良田无数,百姓颗粒无收”。
这些事既然报上来了,朝廷就得解决。派什么人去赈灾,拨多少钱粮,都要在朝堂上扯皮。
而事关钱粮,就绕不开户部。六爷坐镇户部多年,经历过几代的天官,户部虽说不上是他的一言堂,但大事小事,也没有饶开他的。
这不,扯皮扯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把前去赈灾的官员定下来了,户部一个天官两个堂官就开始在朝堂上哭穷了。
不是他们不关心百姓死活,他们户部是真的穷!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又是爆肝的一天,我都佩服我自己,晚安!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