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三十)

还别说,进府一年多了,平儿手底下也发展出了几个下线。虽然都是些边缘人物,轻易到不了主子跟前儿,但是注意一些院子的风吹草动,还是不成问题的。

平儿回到明辉院之后,先到自己的屋子里换了身衣裳,重新梳了头发,洗干净了手和脸,确保没有从外边带进来什么不干不净的东西,才到凤姐儿这求见。

乐儿早在门口等着她了,看见她过来,便笑着迎了上来,一把扯住就往屋里拉:“快着点儿吧,主子许是无了,催问了好几回了。”

平儿笑嘻嘻地跟着进去,给凤姐儿请安:“给主子请安,给小主子请安。”

凤姐儿笑道:“就你贫嘴!对了,这几天,芳菲院那边有什么动静?”

平儿道:“还能有什么动静?郭姨娘已经不重样地连骂了两个月了,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学来那么多的新鲜词儿?”

凤姐儿抿了一口蜜水,道:“据说她爹是个秀才,郭氏入宫前也是读过几本书的。”

“真的?”平儿不大相信地瞪大了眼,“秀才公的女儿就这副德行?怕咱府里的二等丫头都比她讲究!”

陆嬷嬷笑道:“要不说那些小地主家里娶亲,宁要大家婢,不要小家女呢。从见识上就不一样。”

许多大户人家里都有姨娘,那些年纪一大把还纳了小姑娘的,待男人一入土,这些年轻的姨娘们,主母肯定是不会留下来的。要不然,新当家做主的男人正当年,这些姨娘也年轻,瓜田李下的,难免弄出什么败坏门风的事。

心窄一些的主母,直接就提脚卖了。心思仁善些的,会想着为后辈积德,放了这些姨娘的身契,允许她们带着体己自去。

而这些高门大户里放出来的姨娘,往往是小户地主家里争相求娶的对象。

这些姨娘虽已不是完璧之身,但这些小地主家里也不太讲究这个。因为比起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这些姨娘本身的见识对他们来说才是最实惠的东西。将来有了子女,教养上也会比同样出身的人家强上一层。

只平儿等丫头还年轻,平日里谁也不会对她们这些小姑娘说这些东西,时人又对读书人颇多推崇。因此,平儿才会对郭氏的的言行如此惊讶。

听了陆嬷嬷的话,几人都很是好奇,但也知道这不是问的时候,也就忍住了。

凤姐儿又问:“那贾姨娘呢,就任她骂?”

说到这个,平儿也不能不服:“这贾姨娘可真是能忍,郭姨娘整日里在她窗户外面指桑骂槐,她一声不吭,还约束着伺候她的人不让和郭姨娘的人起冲突。每日里,就趁着郭姨娘去吴侧妃那里巴结讨好的时候,她才扶着嬷嬷、丫鬟,在院子里转一转。”

凤姐儿点了点头,心里感慨:真不愧是前世那样的逆境里,也能混成贤德妃的人。这位表姐,还真是不可小觑。

只是可惜,她有贾王氏那么一个娘。但凡贾王氏明事理一点儿,凤姐儿是很乐意和这样的聪明人结盟联手的。再怎么着,她们也是表姐妹,不比别人强吗?

问完了芳菲院的事,凤姐儿才问起了二姐儿:“我今日见二姐儿郁郁不乐的,可是清辉院里的奴才怠慢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