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的户部尚书已经五十八岁了,头发花白,胡子也花白。左右两个侍郎,一个四十二,一个三十七,都已经蓄了须了。
仨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儿跪在乾清宫大殿上,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场面是相当的壮观。
六爷站在一排皇子里,把头埋的低低的,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
——作为一个十分要脸面的人,他十分不想让人把他和地上那三个联系起来。
可惜,这种事情,不是他不想,就能成的。
站在他身后的是七皇子,上次圣人爵位大派送的时候,封做了忠平王。
七皇子本身就如圣人赐给他的封号一般,才智平平。他出身也不高,生母就是个嫔。
因着他的生母良嫔是住在段贵妃宫里的,七皇子自小就跟着三皇子混,如今也三皇子一党的核心人物。
六爷是支持太子的,七皇子自然不可能看他顺眼。因此,他是巴不得户部的事牵扯到六爷身上呢。
因此,在圣人问话的间隙里,七皇子出列,顶着一张忧国忧民的脸,开口说道:“圣人,三位大人虽然皆是户部的掌印之才,但许多事情,怕也要看人眼色行事。”
这话说的就有点儿诛心了。
户部尚书已经是一部的掌印天官了,户部上下,都要按他的意思行事,他还需要看谁的眼色?
众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于户部行走多年的六爷身上。
六爷心里恨不得撕了七皇子,但他也知道,这件事,他是避不过去了。
“圣人明鉴。”六爷出列,诚恳地说,“圣人不嫌臣愚鲁,让臣入户部学习。也幸得户部几位大人见臣还算可堪教诲,让臣受益匪浅。只是,部中之事,臣纵有心帮几位大人分担,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说出来,不怕圣人笑话,臣在户部,不过是混日子罢了。”
对于这个一直没有表现出野心,也一直不曾揽权的儿子,圣人一向宽惠。此时,圣人的神色都柔和了几分,对六爷道:“你一向惫懒,朕是知晓的。但你在户部多年,户部的账册,你总是见过吧?”
六爷心里“咯噔”一声,直觉不好,心头苦笑连连:他都缩成这样了,到头来,还是躲不过这趟浑水?
偏七皇子听不出圣人的话音,一心想要六爷难堪,在一旁起哄道:“不错,不错,六哥在户部那么多年,别的不懂,账册总看得懂吧?”
六爷不理会七皇子,也不敢这个时候去看户部尚书,只得悄悄抬起眼,试图看清圣人的神色。
但玉阶九重,犹如天堑,圣人又头戴冕琉,六爷如何看得清?
没奈何,他只得顺着圣人的心思,说出了注定要得罪满朝文武的话:“账册臣自然是看过的,帐上还有银两千万两。只是……”
七皇子挑衅道:“只是如何?难不成,这国库不是圣人的国库,是你们户部的国库不成?既然帐上有银,圣人拨款赈灾,尔等因何推三阻四?”
这一回,六爷却是想谢谢七皇子了,谢谢他的好七弟,“逼”他不得不说了实话。
“回禀圣人,非臣等推脱不尊圣命。实在是帐上有存银,库中却只余欠条两匣,别无他物了!”
一时之间,朝堂诸公面色皆变,七皇子的脸色一下子就胀得通红,慢慢地又变得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