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孟老夫子的模拟考,显然给不了她那么多时间准备。
苏青比照着这次县试的试帖诗,拟了几个题,翻了两天诗集,才绞尽脑汁挤出三首诗来。
其实,在完成这三首初中生水平的诗之后,苏青也有了几分心得。写试贴诗,除了平仄用韵,起承转合,无非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初入门,句式用传统的主谓宾就好,如果字数不够,就拿介词来凑。前几联写写景,塞上孤烟,江南烟雨,后几联抒抒情,圣君烛照,万世泰平。
虽然试帖诗限定格律韵脚,主旨歌功颂德,规矩死板,限制了诗人的发挥,以至于鲜少佳句,被历代文人墨客所不齿。但对于本身一没才气,二没追求的苏青来说,这种规定好格式模板,只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就可以照猫画虎、蒙混过关的试帖诗,才正合她的意。
如果科举真让她写那种不拘格律,才气纵横的诗,她只能趁早休学回家,与科举永别了。
不过尽管苏青第一次写诗,很有成就感,但也知道这诗离及格线差远了。因知道原主诗词上也十分不通,又厚着脸皮请秦烟给批改一二。
秦烟好脾气,扶着额头,帮她改了,但还是告诫道:“这回情急倒罢了,可不许有下回。”
苏青知道好赖,保证道:“我以后一定好好学,再不会投机取巧了。”
鉴于苏青原本水平有限,秦烟只改了几个字眼,换了几个典故,使文意通顺,并未改到太好,也就是个高中生写诗的水准。这是怕被孟老夫子发现作弊,也是学渣仅有的一点生存智慧了。
幸好天不绝她,提前备好的三首诗中,正有孟老夫子出的题,以风为题,以九青为韵。
苏青装模作样在草稿纸上涂改半晌,才美美地把诗抄在卷纸上。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蘋生。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五言六韵诗这一关,苏青算是侥幸得过。
而八股文,苏青就触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