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19章

何不何必大约只有皇帝自个儿知道了。

外头天还暗着,沈如晦垂着头拌木耳,木耳切得比较细,和剁好的猪肉馅、小吴葱、香菇、香干、鸡肉、虾仁、金针等拌在一起,用作馅料。

除此之外,她还加了些油渣提香。

锅里头噗噗噗地煮着豆浆,这豆子还是小太监早上起来现磨的。

她原以为古代的磨盘大约是磨不出特别细腻的豆浆来,原因是古代的磨盘都是石头打就,表面再如何也会有坑洼不平,磨出来的豆汁总会掺杂着残渣的。

结果小太监把豆浆搬过来的时候吓了她一跳,豆浆磨得十分细腻,一点儿豆渣也没有,让她差点怀疑人生。

结果小太监告诉她这是已经过滤了七八遍的豆浆了……

等锅里头豆浆煮沸腾起来了,她就开始点豆浆。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豆腐的点发之法,它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水浸硙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汁、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苦、咸、酸、辛之物,皆可收敛耳。其面上凝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

她如今要制的,就是豆腐皮。

豆腐皮卷香馅,这在洛阳水席之中是必备的一道凉菜。

就连《红楼梦》里头也提到了一味豆腐皮包子。

另有,白事之中,别的都能少,唯有豆腐与一碟子炒青菜不能少。

豆腐色白,青菜色青,寓意死者一生清清白白,来去无忧。

也算是美好祝愿了。

从前御膳房也做过豆腐,留下了点卤用的酸浆,她就着点了豆腐。

等锅里头豆浆逐渐冷却下来,面上就凝结了一层豆腐皮儿。

沈如晦握着竹签小心翼翼挑起来一层,让它慢慢地变得干燥,成为最终的豆腐皮的模样。

一锅豆浆能起不少豆腐皮,她让小太监帮着她揭,自个儿开始收拾做豆腐皮卷香馅。

将豆腐皮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平摊着,上头搁一层调制好的馅,先将侧边折进去,再慢慢从头到尾卷成一个卷儿,轻轻压实,再用快刀切成圆片状,摆在盘子里头上蒸笼隔水蒸熟,浇上熬制的鸡汁放凉即成。

外面一层皮是淡淡的豆香味,咬起来也并不费劲,稍微用力一些就会咬开表皮,里头鲜美的汤汁立刻炸满了口腔,有香菇提香,猪肉鸡肉都是选用的最嫩的那一部分,各个口味不同的食材融合在一起,风味独特却又恰到好处,做成的豆腐皮卷香馅香味扑鼻,回味无穷。

另一个厨子朱赟也朝她探过了头:“嘿,怎么你就能想出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从来只知道这豆浆做了豆腐能做什么,却不知道还能整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