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

天光 铃九 1689 字 9个月前

酉时将过,宫门下匙。

纪琳琅回想着下午与聂华妤的对话,牵着马,走在街头。

老丞相躺在病榻上,却依然得操心家中事务。或许是因为身体越来越糟,顾志贤终于觉得力不从心,才会在纪琳琅的事上做出那么多不同寻常的决断。

没错,李临渊是有出面阻止纪琳琅获封“大将军”。但作为丞相一派的妥协,天子在早朝上说起,要给纪琳琅许多特权时,无一人站起反对。

纪琳琅摸一摸自己揣在怀中的条子。

临走前,小鱼儿给她认真分说了许久。顾家家大业大,老爷子亲子不成器,却也懂得“子承父业”的道理。

天子外祖家没落多年,但打听些小道消息,总没问题。

聂华妤给她说了几样,大多都是讲顾志贤亲子顾显荣与其侄子顾乐康的矛盾纠纷。事情往往由顾显荣一家挑起,很多时候,顾乐康一家都懒得回应,有些“不与小人论短长”的意思。

随着顾丞相病情反复,顾显荣越跳越高,竟然真拉拢了一批人。

但无论如何,在外人看来,这两人同出一姓。有再大的矛盾,也会在外敌当前时,一致对外。

说起这点时,聂华妤的神情十分不以为意,还道:“当年蛮族侵我国土,杀我子民,可朝中仍一团乱麻,为了贪点军费,有些人真是连良心都不要了……这种人家,能教出什么好子侄呢?”

她说的十分轻蔑。事实上,顾显荣与顾乐康皆已过而立之年,比年纪轻轻的天子长上一轮还多。

随着日头渐晚,街边小贩一个个收摊。纪琳琅挑了个僻静不挡人的地方,翻身上马。

她的脑子被聂华妤塞的乱七八糟,这会儿急需整理思路。

算了,不管顾显荣和顾乐康关系如何,他俩毕竟是血亲,能找到理由拿下一家,另一家也就能顺理成章地被“连坐”。这种事情自有小鱼儿操心,纪琳琅暂时只需要稍微理清朝上其他错综复杂的关系。

聂华妤说,当年她皇兄出事,受益最大的就是姓顾的。没了嫡子,又渐渐没了其他皇子,姓顾的以三朝老臣的身份,成了当之无愧的朝中第一人。三年以来,她坐在九阶上,清清楚楚地看到,丞相是如何一手遮天。

“但除了他以外——”聂华妤又说了其他人。

一开始依附于丞相的几位尚书,在纪琳琅的事上,展现出了不同态度。

“吏部和户部的一把手,都是顾志贤当年的学生,兴许还认了干爹。有他俩在,丞相府库的钱,说不准比我还多。”

“礼部,齐禄,碧荷是他的人。他面上也是顾相一派,背地里……”聂华妤挑了挑唇,“听了我待你的态度,他大概很快就会备厚礼去见你。琳琅,礼品你都收着,莫要推辞。如果有东西僭越了,你再告诉我。”

“兵部,你大约知道这个人,刘江源。”

纪琳琅点头:“他是我爹的至交。小鱼,难道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