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21章 贵客临门

东鲁传 李阐提 3288 字 10个月前

他来势突然,感觉就像是一只老鹞子,扑剌剌俯冲而下,不由人不悚然一惊。

凶猛的来势在叶氏面前戛然而止,张开的双手就好像捉住了在空里飞腾的母鸡,由仓皇的拥抱,变成了小心翼翼、恭恭敬敬的一揖。

“您是三娘吧?”

少年憨态可掬,一脸喜相,看着并不令人生厌。

叶氏迟疑地点点头,一边仔细端详着他,心里直犯嘀咕。

得到了确切的回答,那少年释了疑惑,登时就眉开眼笑起来,犹如冬日暖阳,总是容易叫人毫无防范地敞开胸怀,安心欢喜。

他又瞪大眼睛打量着若萤,既诧异、又好奇,陪着三分小心地直言不讳:“你就是那个有名的‘拼命四郎’?是你吧?看你这个打扮,应该就是了……你别生气,我不是在笑话你,我就是想确认一下,免得认错人,那多尴尬……我姓徐,徐图贵,若莲妹子的表哥,荃三哥的表弟,今天刚从济南过来……”

四房的亲戚?

济南徐家?

齐鲁商会徐会长的心肝宝贝?

四婶娘她们口中的“皇亲国戚”?

要不说,这人哪,真不能憧念。昨天还在议论徐家的发达呢,今天就朝面了。

这算不算是心有灵犀?算不算是一种缘分?

只是,这小子这般冒昧地截路,到底是为什么?

要认亲戚,执挚请见啊,这才是大家的风范不是?而且,徐家应该也不差这点东西。

就这么轻佻地蹦出来,跟乡下没教养的小子有何区别?

算是入乡随俗?

还是只为了求证她的野蛮?

她是不是应该证明给他看?

真是个傻小子!哪有一上来就喊人绰号的?而且,还当着满大街的人。

如果就是俩孩子之间也罢了,可孩子她娘呢?

他没看到她娘就站在边上么?哪壶不开提哪壶,这算是当街嘲笑三房没有教养么?

这不是公然替自己拉仇恨吗?还真是人不可貌相么?看着生了一幅敦厚老实的模样,其实骨子里却是个嫌贫爱富、欺软怕硬的?

这小子、白长了一对大眼睛,大眼溜神,果真不假。

随便对方说什么,若萤只管不作声,冷眼以对。

迄今为止,这是她生来所见的人中,穿得最亮眼、最高档的:一身鲜亮的竹叶纹油绿潞绸直裰,雪白的暗纹缎子护领有点短,无形中从视觉上缩短了他的脖子,看上去好像一个白瓷直筒帽筒栽在锦绣堆里。

这小子,不能再贪吃了。如果不懂得克制,等回头胖得看不见自己的脚尖,情管走路摔跤吧。

他脚上穿的是双梁大红地翠绿滚边重脸鞋,与一般的鞋子不同,他的鞋底钉着小牛皮,这样会更加结实耐磨,也能更好地保护脚底不受伤害。

他整个人都是簇新的,新得扎眼,新得与众不同,以至于街上过往的行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频频回首、惊讶不已。

头上戴着一顶儒巾倒没有什么稀奇,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弄一小块儿碧玉帽正在上头,好好的书生装扮,愣是给他穿出了几分暴发户的感觉。

不知怎的,看着这个一身绿油油的小子,若萤油然联想起芦山上盛产的一种昆虫。

那东西只在秋天庄稼成熟的时候才能看得到,名字叫做“蹬倒山”,应该是蚂蚱的亲戚,却是是蚂蚱中的大哥大,又肥又大又有力气。

两颗黑褐色的牙齿是利器,咬一口疼死人。弄不好还要出血。两条后腿好像小号的鸡腿,十分强壮。若是给撂一蹶子,会疼好半天。

尤其是那一对眼睛,占据了几乎整个脑袋,跟眼前这小子越看越像是有亲戚关系。

徐图贵显然并不知道自己给人留下了个怎样的印象。

他的性子属于“自来熟”。既跟叶氏母女打过了招呼,俨然就把自己当成了一家人。

他也也不问叶氏什么意愿,只管一根筋地央着叶氏,说要去三房“拜会一下其他的兄弟姐妹”。

还没等叶氏开口说话,他却已经开始招呼自己的伴读马夫以及奶娘丫头们了。

“快快快,需要什么赶紧捎上,三娘家里人多热闹,应该很有意思……”

“……”

只能说,这个人的自我感觉实在太好,完全把自己当成了人见人爱的香饽饽。

“徐聪一个人跟我去,其他人就在这儿呆着。别一下子跟去那么多人,乱哄哄地,净给人添麻烦。”

主要是,看管的人少了,他就能好好地玩一通了。

听到这个消息,老四钟得略甩袍提摆两个箭步冲出来,扎撒着两只手、不胜惊慌地叫:“我的小爷,好好的要吃饭了,你这是打算干什么去?外头人多脏乱,你小心磕着碰着。”

说话间,作势就要裹着他回店里去。

徐图贵执意要去追寻他的快活,哪里允许任何人阻挠?轻巧地一扭身子,便泥鳅一般躲开了。

“好四叔,我就去看一眼,完了就回来。你不说住的不远吗?我去扎一头,怎么说都是亲戚不是?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见个礼儿多不好!我现在还不饿呢,四叔你赶紧张罗生意去,难得今天人多,赚钱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