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2章 路在何方

东鲁传 李阐提 3120 字 10个月前

“听你说的,我倒像是个坏人。”若萤白他。

“不是不是,我不大会说话,你要相信,你在我心里,是除了师父之外,心肠第二好的人。”

得,又绕回到伤心处了。

“你既这么信我,我也不好袖手旁观。”若萤一副甘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模样,“这么着吧,我帮你。一人计短,二人计长。空了我帮你把寺庙先拾掇拾掇。你听说过吧?生意人常说一句话,叫‘人凭一张嘴,货卖一张皮’。你希望有人来捐香油钱,可是你瞧瞧你们庙里的情况,到处都是灰,一看就是破落户儿。山下的人全都是以貌取人,好歹你给他们留个好印象不是?”

她说一句,大显点一下脑袋,钦佩之情如江水滔滔。

“明日咱们先收拾藏经阁。”

“好。”顿了一下,随口问,“为什么?”

要不说,他都忘了庙里的这个地方了。

若萤郑重其事道:“桌子板凳都是木头的,就算有虫子啃,一时半会儿也啃不完。可是藏书不行——你今年晒书没有?倘若生了白鱼,一宿就能吃完一张纸。我在想,你师父在世的时候,应该看过那些书,万一书中夹着他留给你的话,你看也不看,任由虫子吃完,岂不是辜负了他?”

大显惊讶道:“以前我怎么不知道,你居然认得字?”

若萤怔了一下,旋即反问道:“我如何不能认得字?你看我年纪小,瞧不起我么?”

“不是……”

“好歹我也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好歹我们钟家现成有几个秀才在那儿摆着。我就算一天学堂没去,光是每天听他们读书看他们写字,也够了。比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作,念书岂不是轻松多了。”

“倒也是……”

“那就一言为定。你好好听我的话,我保证,你的日子一定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大显红着眼圈使劲儿点头:“你不会笑话我没用么……”

“怎么会呢。我跟你说,天底下没有什么废物,只是东西放错了地方而已。你见过吧?朽木上能生出灵芝来,石头上能长出青苔来,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

说到这儿,若萤给他出了个主意:“你若是嫌孤单,不好去跟杜先生说说,让他搬到寺庙里去?那里空房子多,不比这破草屋结实?有个人做伴儿,哪怕彼此不说话,心里头到底会踏实些。”

“早说过了,他不肯,嫌吃水太麻烦。”大显苦着脸道。

若萤讶然:“怎么会呢?禅房外头那么大一口井,难道枯了?还是掉进去死狗死猪了?”

大显疑惑地瞅她一眼,道:“那口井从来就不能吃,你忘了么?”

若萤稍稍一怔,讪笑道:“忘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先前我不是摔了一下么……”

大显摸着光头,嘿嘿笑了:“是我忘了,不干你的事儿。那口井原本就不能吃,师父说,吃了要肚子疼。以前我也不信,又一次亲自尝过了,果然难以下咽。不过,就赶你刚才说的,天底下没有废物,谁要是身上长什么疥疮疙瘩,用那井里的水洗一洗,很快就好了,连医生都不用看。”

若萤半天没吭声。

过了好一会儿,她问大显:“你知道我们街上的老谭家不?世世代代喂马赶车的。儿子一脸的麻子,我管他叫谭叔,你不一定认得他,但是他爹你八成知道,外号老癞痢头,浑身都是大疙瘩,个个都跟拳头那么大,看上去吓死人,镇上不管男女老幼,几乎没人愿意靠近他。”

大显颇为认真地仔细想了想:“好像见过,好几次在山里看见一个放牛的,就跟你说的一样,长相确实挺可怕。”

“应该就是他了。就他那个样子,能洗好不?”

大显语重心长地安慰她道:“那不是疮,也不是癣,怎么可能管用?要能洗好,师父师兄们早就去帮他驱邪除厄了。我跟你说,只要不是胎里带的,就像痣,那个去不了,其它的像桃花癣、伤口溃烂脓肿、疥疔,脚上走火有泡,洗洗就好。——你不信?”

“哦。”若萤心不在焉地应着,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眼睛里忽然就跳出了火苗来,“我有个法子,大概能给你赚点灯油钱……”

……

杜先生慢慢直起腰来,一边抓着衣摆擦汗,眼光掠过不远处窃窃私语的两个人。

一个单纯的孩子,一个跟孩子一样单纯的和尚。

因为有共同语言,所以才会谈得拢?

他很好奇,那两人究竟凑在一处说些什么?大显那个呆子,平日里就跟给抽了筋、脱了骨似的,要死不活的模样,让人看着就怄气。

可是,说也奇怪,只要若萤这孩子来了,他立马就跟打了气的皮筏子似的,整个人都鲜亮了起来。

他并不认为大显是一个光靠一个馒头两片咸菜就能救活的人。

然则若萤给他心里注入了什么东西呢?

小孩子家,能有什么?

可就是这个小孩子,近来却让他有些看不懂了呢……

这座寂寞的山,似乎只要有若萤在,就变得活泼有趣了。

虽然她话很少,可是那个小小的身影,就好像一阵风,吹到哪里,哪里就有花红柳绿枝叶摇曳。

随便一处,只要她往哪儿一站,就会给人一种此间主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错觉。

杜平章很清楚,那是一股“气”,一股这个年纪鲜该有的气质,一种只有在历经沧桑的过来人身上方能看到的气息。

他为此感到疑惑,却也怀疑是自己多想了。

小孩子,凭他再出色、再特殊,能达到哪种境界呢?

或许,这只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结果吧?

要说钟家,至少在他看来,也不过了了,而庶子钟老三更是没什么好说的。

三房的几个孩子,似乎也并无奇特之处,丢进人堆里,也很容易被忽略。

但也许只是他的片面看法,毕竟,他对三房的了解并没有多深。

钟老三一共养了四个孩子,头尾是妾的,中间俩女孩儿是正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