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薅把羊毛(修文)

甜高粱的秸秆含糖量比普通的甘蔗还高,曹闻婷叔叔家的糖厂就是用它榨的糖,县里的最大酒厂也是用它酿的酒;而它的叶子含蛋白质跟豆子差不多,青贮以后的养分比苜蓿草更适合当饲料,价格也便宜更多,除了一些散户自己种了喂猪牛羊,其他的都卖到畜牧企业和奶制品公司;而脱了粒的高粱穗很适合做笤帚、扫帚,这又催生了一批产业。最关键的是它在鲁南是一年三生,生长周期很短,两个半月收一茬,收割后的根还能继续长,且比第一回的长势还要强。种一茬就能收获三回,利用率相当强悍。永安县也是因祸得福,靠着甜高粱在两千年初跻身全国百强县。

曹闻婷觉得冥冥之中早有定数,自己五谷不分就认识个甜高粱,小时候家里有地的时候还种过,中学时学校两边的耕地里种的都是它,所有农作物里,自己只对它熟的不能再熟了。但是如果没看到它,却也是绝对想不起来的。

“钱老板您试着种了吗?”

“那倒没有,我还是去年秋天的时候摘的,一搂子就搓下来就一小把,高粱粒子细细瘪瘪的,在路上就嚼了,只看着这穗儿不错,就留下捆起来当扫帚使了。”

“钱老板你也不认识它.......永安县没有种这个的吗?”

“我看这穗儿也不错,正好过几天我去趟苏北,钱老板能不能告诉我这长在哪儿的?我也去薅一薅羊毛。”

钱老板听了哈哈大笑道:“这土匪种的粮食都被咱们薅去了!没想到还有抢土匪的一天!痛快!”,钱老板这幸灾乐祸的模样看起来也被土匪抢过,不过还是好心提醒:“就在小梨山那边的路沿边儿,其实也不像土匪种的,长了一大片,却也长着杂草野花儿,你走那条道定要小心,最好大清早赶路,土匪一般不起那么早。”

曹闻婷道了谢,又说起结账的事儿,“总共多少钱,钱老板给个实惠价儿,家里在缺什么一定来您这儿!”

“您眼神好,挑的都是好东西!光那桌子,一张草花梨的,虽然补了个腿,却也是老榆木的,还一条鸡翅木的,虽然折旧,却也不便宜,椅子都是核桃木的......这总共是五十三块,抹了您的零头,给五十块吧!”

毕竟是马二勇介绍过来的,曹闻婷又因在钱老板这儿巧遇甜高粱,还从中知道了确切地点,心情也变得很好,就没有讲价,从棉袄里掏出一个布袋子数了二十五个大洋递给钱老板。

钱老板欢喜的把钱接了,这一笔生意,抛去收购价、木匠费,足足能赚十个大洋。

“我家就在银雀路柳树巷第三家,明天一大早您就差人送过去吧!”曹闻婷出了门坐上还在等她的人力车上,对送她出门的钱老板把地址又嘱咐了一便。

“好嘞!您明早就开门等着吧!”

曹闻婷坐在颠簸的人力车上,心情却很愉快,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些天,终于轻松了一些。一路上她都在盘算着怎么才能去铃铛山,薅一把土匪的羊毛。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啦!

谢谢小天使们捉虫,蠢如作者经常手癌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