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理石的台阶,守门的二等丫鬟,见洛氏通身气派贵不可言,未敢怠慢,撩开门上的珠帘“敢问夫人是哪家的,奴婢好通禀一声。”
洛氏此番前来贺寿,只因她是方家儿媳,加上方大夫人之前去过信,老夫人五十寿诞她若不来委实说不过去。但因陈年往事和进京时发生的那些,洛氏怎么也笑不出来。
遂无甚表情地淡淡道:“文渊阁大学士方槐之妻,携女前来为老夫人祝寿。”
丫鬟的手一哆嗦,帘子从束手中落了回去。自觉失态,忙撩回帘子,头也不抬地朝里通禀:“三夫人,四小姐到了。”嗓音不大不小,刚好里面的人都能听见。
洛氏没计较丫鬟的失态,带着百花进入正堂,浅蓝流苏跟在后头,巧嘴同别家夫人带来的奴婢一样,候在门外。
见人进去,守门的丫鬟这才放下帘子,舒了一口气。这位三夫人,回帝京没几日,外头已传得沸沸扬扬。三夫人脾气大着呢,没听过哪家夫人出趟远门回京后,敢不入府拜见公婆侍奉夫君的。
百花入内后,堂内的欢闹声渐小。因她蒙着面纱,所以众人的目光都落在洛氏身上。
眉目如画,花颜月貌,珠钗环翠,黄衣束腰,配以紫白相间的浩云纱披帛。整个看起来文静大方,秀雅绝俗。正当在座的众位夫人好奇,如此绝色女子是哪家的三夫人时,便见右边最里头整襟坐着的方国公夫人起身,向这位夫人走去。
“三弟妹可算来了,我和母亲都盼着你呢。”大夫人亲切的握住洛氏双手。
洛氏勉力勾唇:“大嫂多年不见还是老样子,这些年可还好?”
一声大嫂,众人总算明白,这位就是最近传得正热的方三夫人。
感受到灼热的视线,百花偏头与大夫人下手的方二夫人的目光对上了,虽只是一瞬,但那眼神里饱含的怨毒,她看得一清二楚。
面不改色的打量一圈,见左边一个衣着华贵的夫人,正蹙眉眼带憎意地看着她娘。百花记得洛氏与这妇人并无焦急,憎意从何而来?
大夫人莞尔亲切道“都好着呢。”拉着洛氏往堂中主位而去。
百花注意到大夫人执掌中馈多年,依然保养得指如葱根,口如含丹。端庄高贵,磊落大方。岁月虽在她脸上留下些许痕迹,但她内敛的威严却是更甚了。
大夫人松开洛氏的手,洛氏朝主位上面色红润,仅有几丝华发并不十分显老的,稳重而俱威严的方老夫人蹲身行礼道:“儿媳洛氏,前来给母亲拜寿。祝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老夫人惊讶十年过去,洛氏容貌竟半点未变。耳听得酥软悦耳的话语:“孙女百花给祖母请安,恭祝祖母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欢乐远长。”
“好好好,都起来吧,都起来。”老夫人连说三个好字,满脸和蔼地笑着叫起。甭管心里对洛氏有何想法,此刻众多女宾在场,都不是发作的时候。
老夫人跟前的两个大丫鬟过来,接过流苏和浅蓝手里的礼盒。
方二夫人放下手中茶盏,掐着嗓子凉凉道:“三弟妹回京后便忙着洛国公府的事,洛家家大业大,想必弟妹给母亲拜寿,准备的贺礼皆非凡品。不如索性开了盒子,让我等见识一二。”
大夫人皱眉深觉不妥,便听自个儿娘家二嫂掺和道:“洛国公府可是数一数二的大世家,几世积累,家底丰厚。三夫人不妨将礼盒打开,让我等见识一番。”
大夫人见其他各家的夫人们,各个低头品茶,或笑而不语。顿觉脸上无光,浅笑道:“二嫂”
娘家庶房的二嫂,的确够混,也不想想方国公府的热闹岂是好瞧的。
赵二夫人在大夫人的笑颜注视下,逐渐收起看好戏的神情,正襟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