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至于司法院,由三元宗原来的执法长老元芳执掌,再由赵虎将做其副手,虽然也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可以接受,其实很多人还不清楚这司法院到底是干什么的,居然能跟军政院和行政院相提并论。
随着三院鼎立,六名正副院长就职,广州就正式进入三院六巨头时代,开启中土特色的三权分立的先河。
随着三院体系的树立,其属下各个部门和单位也都相应建立,报纸里也详细介绍华夏光复军执政体系的组织架构图,各个部门的名称和职责等。
对人们来说,比起只能兴起一时的案子,更引人注目的还是造反者们的这一整套执政体系。
在茶后饭余,人们就讨论什么是三权分立,这三院体系怎么样等话题,一时间吵得很热闹,原先的案子倒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其实,李仙本身不是特别赞成三权分立的,在革命还没有成功的时候,而且根基还不稳的时候,更希望自己能大权独揽,可惜现在混元宗和三元观是平等合作的关系,要真那样只会引起两大门派的内斗,别的正事都干不了。
在衡量各种利弊后,李仙只能推出三权分立体系,这样至少能将内部的争执压制在一定范围内。
说实话,自从占领广州后,李仙就觉得很多事情脱离了自己的控制,自己最希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没法实施,只能走城市起义的道路;在执政方式中,也只能考虑三权分立,而不是自己独掌所有权力。
广州新闻报在发布第一期后,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然后又很就发布第二期,上面还是很多重磅信息。
其中一条,就是在广州进行科举,招募有志向上的读书人参加科举,进入华夏光复军的执政体系,最重要的是不问其身份来历,只要识字有真实能力就行。
原先朝廷举办科举,但对参加科举的书生的身份有诸多限制,必须为士人和农家等良家子弟,像商人和艺人等都受到很大歧视,华夏光复军对身份不加限制,倒是给了很多人遐想。
只是,这毕竟是造反组织的官,不是朝廷的官,真正的士人不愿意参加,一般的穷苦书生和识字的人也不愿意过早涉足这样的科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