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洪涛给他们的补贴也不是钱,而是房子。没错,就是那些门脸房。
这些房子洪涛会用一个不太高也不太低的价格租给物业公司,由它统一管理、统一出租,其中的差价就是物业公司的补贴。
如果经营效果良好,光是这些房屋的租赁费用差价就有可能让物业公司弥补所有亏损,说不定还能盈利。
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说物业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吗?这话怎么聊呢,其实京城的大部分物业公司,只要不偷奸耍滑盘剥居民,基本都是亏损的。
那这么多亏损的物业公司靠什么活下去呢?很简单,开发商会给它们补贴。
开发商开发一个楼盘之后,按照法规必须成立物业公司进行有效管理,否则不仅无法获得售楼证,光是楼盘口碑不佳,影响了楼盘价值,就够开发商头疼的。
所以开发商并不是发善心,只能说你买房的价格里已经包含了这部分费用,里外里都是你掏的钱,只不过经过开发商的手转了一下。
洪涛并不认同这种模式,他希望物业公司也能真正盈利,这样才能长久健康的存活下去,也就不容易出现降低服务质量、盘剥居民的事情发生。理想社区嘛,不管能不能达到,总得先理想一下。
但是外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别说外人了,除了极少数几个人之外,甚至连物业公司的经理都不清楚总公司为啥非要让他去投标这么一个小项目,短期收益少不说,还要占用大量人手。
当然了,等他从管委会那里看到即将可以租到的门脸房之后就不会这么想了,那些房屋的价值和所处的地段,会让每个物业公司经理都笑开花的。
不过也别笑得太早,这些门脸房并不是无条件出租,管委会对社区附近的商业环境有严格要求。像饭馆、洗衣房、酒吧、小超市、健身房、发廊、花店、汽修店、洗车房之类的项目不仅要全,还不能重复太多。
不是说谁给钱多就租给谁,这些问题就得物业公司经理自己去平衡了,反正任何店铺入驻都要经过管委会三位代表的同意。
其实也不是他们同意,他们的决议会由居委会主任吴小兰转交给洪涛,得到批示之后才能作数,否则同意了也是白搭。因为吴小兰有一票否决权,这也是当初街道办事处同意社区居民自建管委会的先决条件。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条件并不是为他们准备的,吴小兰的真正上级也不是街道办事处,而是整天带着几个孩子无所事事的家庭妇男,洪涛!
说到孩子,后海社会管委会所做的第二件事儿也随之而来了,啥呢?入托问题。
现在的幼儿园是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入。可各家都只有一个宝贝孩子,也不知道是那个孙子王八蛋说的,苦了谁不能苦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