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干啥事儿都喜欢追风,居民管委会就是洪涛为他们树立出来的榜样。只要管委会能切实干两件有利于本社区居民的实事,让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就不愁他们不眼馋。
管委会成立之初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请物业公司,这件事完成的很快,管委会选举结束的当天,三家物业公司的代表也来到了管委会的临时办公室,暨网吧的地下室。
经过两次谈判之后,管委会把三家公司的优劣都公示在办公室的墙壁白板上,二十五户居民可以随时进来查看,然后在周末开始投票,选择其中一家作为中标者。
这一番举动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关注,也有人混进地下室里偷偷看一看白板上写的都是啥,然后这件事儿就像夏日的热浪一样很快传遍了后海沿岸,甚至连南岸的居民都知道了。
当物业公司正式入驻之后,这二十五户居民立刻就尝到了实打实的好处。不管白天还是夜晚,总有三名物业公司的保安员在各家各户门外不定期巡逻。
以前没事儿就推着板车在各家门口探头探脑的闲杂人等都被驱离,自家的汽车停在门外也不用再担心被人弄坏,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没有在酒吧里喝得醉醺醺的家伙满街喧闹,居住环境和安全都得到了切实提高。
第0992章 进阶
物业公司还提供各种小修小补的服务,虽然不是免费的,但对于居民来说也很方便。你家不管是电路坏了、上下水出问题了、还是房子需要小改动,都可以找物业公司帮忙。
它提供的服务要比临时找来不熟悉的人员有保证的多,出了问题只需要到物业公司里反应即可,算是售后服务有保证。
这还只是第一步,随着物业公司入驻的时间增长,后续还会推出更多的便民服务。比如废品和垃圾处理、总体绿化改善、统一接送孩子上下学、法律援助、装修监理、代聘保姆、代管宠物、代缴水电网费等等。
有了物业公司的统筹管理,像宽带接入、有线电视接入之类的价格也会有所降低。因为它可以用集团用户的身份去和相应公司进行谈判,比各家各户单打独斗更有说服力。
反正吧,好处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坏处只有一个,就是各家各户每个月都要缴纳一定数量的物业费。这笔钱并不多,一户一年平均在一千块钱左右。这还是独门独院的价格,如果是大杂院会因为居住面积的不同而相应降低。
其实物业公司并不全靠物业费养活,更多的是靠有偿增值服务,比如说各种修理维护、接送、家政服务、社区内部摊位租赁、接纳广告等等。
但在这里洪涛又做了一个弊,这家中标的物业公司根本就不是冲着二十五户居民来的,它本身是大姨夫公司开发楼盘之后的配套公司,有没有这二十五户居民都得存在。
单就这二十五户居民而言它是赔钱的,之所以还愿意来投标,一方面是靠大姨夫的关系,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更大的市场前景和洪涛私下给的补贴。
只要后期能有更多居民加入管委会,也就等于同时加入了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一旦缴费居民达到了一定数量值,那物业公司就有可能进入收支平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