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搬来一家人已经算是大话题了,尤其像洪涛这种老住户,能从父母那一辈儿说起,一直说到该回家做饭或者睡觉的时间,这一天就算是过去了。
“小涛啊,你买车啦?”这时洪涛在不在场就已经没啥用了,大家更希望他赶紧离开,然后就可以尽情深挖他的情况,不用再顾忌他爱听不爱听了。洪涛当然也懂事儿,自己的目的也已经达到,就别在这儿继续碍人眼了,往屋里搬行李吧。可是刚走进单元门,又碰上一个熟悉的人,自己家对门的李奶奶。
这个老太太个头不高,白白净净的,岁数和刘奶奶差不多,不过人性上可就差远了。刘奶奶爱叨唠、爱管闲事儿,但心正、有底线。她只管她看不惯的事儿,出发点也是为了大家好。这位李奶奶倒是嘴不碎,也不爱管闲事儿,可是人比较自私,凡是她家合适的她就支持,她家不合适的她就反对。而且她还有一个非常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背地里挑是非,挑完了东家挑西家,看着别人家互相之间关系不好,她就偷偷乐。
第0171章 我回来了!
当年自己家还没搬走的时候,母亲和她的关系就不太好,父亲属于那种不爱计较小事儿的人,看谁不顺眼不搭理就完了,稍微吃点小亏权当没看见。可是母亲心眼没这么宽,经常因为谁家放煤的地方多了少了、谁家自行车占地方多了、谁家在楼道里堆放杂物了和这位李奶奶以及她们家里人拌嘴。
其实这种事儿在胡同里再正常不过了,生活就是一大堆琐事的合集,尤其是在这种大杂院、简易楼的居住环境里,各家之间的界线很模糊,很多空间都是公用的,还没有明确的划分。这时候就能看出每个人的性格来了,谁爱占小便宜、谁心眼比较小、谁人性差都一目了然,想藏是藏不住。还是那句老话,可以装一时、不能装一世。
对于这些事儿,女人们一般都会比较计较,这是天性。男人一般稍微大度一些,就算心里有想法,碍着面子也不会直接出头露面去争太小的长短。当然了,有些男的比女人心眼儿还小,更能算计,这种人用京城老话儿讲,就是鸡贼。一般街坊邻居之间都会防着这种人,既不得罪也不太过交往,弄个面子上过得去就成了。
过日子这个东西,不能太较真,也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之分。别看就是一堆普通老百姓,要想把自家日子过顺当喽,和联合国里的政治斗争难度差不多。每家都是一个小国,每天都在此消彼长、都在互相试探、互相比较、互相琢磨、互相帮助、互相打击、互相征战。
“我哪儿买得起车啊,单位的,我就是借来开开,这不省钱嘛,油钱、修车钱都单位出了。”李奶奶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这分谁问。要是别人问,洪涛简单回答一句就成了。可是这个老太太问了,那意思可就多了。
你要说自己买的,她哪天搞不好会让女婿来和你借,但凡你借过一次,那以后就别想消停了,一次不借就得落埋怨。你要说是借的吧,她得说你是瞎显摆,有本事买辆车开,借一辆太没出息。反正你怎么说都不合适,要不说她人性差呢。
洪涛的性格既没随了父亲,也不像母亲。准确的说他是个综合体,骨子里有父亲那种骄傲,也有小舅舅那种玩世不恭,还有姥爷的直爽、母亲的计较、姥姥的难得糊涂。再加上他本身这些年在社会上混迹得来的理解,已经都搅合成一窝粥了,颜色还不太白。见着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底线这个玩意对他而言是可以随时上下浮动的,上不封顶、下不见底。
现在他满脸带笑,无比亲密的样子,让外人看上去对李奶奶可算是礼貌到家了,也像个小辈儿的样子。嘴里说的话也中规中矩,有问有答,一点还都不敷衍。
但这番话听到李奶奶耳朵里,可就不是这种滋味儿了。她和洪涛母亲本来就不对付,现在洪涛回来了,她非常乐意看到洪涛混的不好,那样才能发自内心的高兴啊。可是洪涛的回答太可恨了,单位的车,还不用自己掏油钱、掏修车钱,这种好事儿怎么能轮到洪涛头上呢?老天爷没睁眼啊!
“小涛啊,你这是去的什么单位啊,还给配车?”李奶奶很不甘心,她要再仔细问问,看看能不当着街坊们揭穿这个听上去有点大的牛皮。
“嗨,也不是啥好单位,卫星公司,就是看天上卫星的。这个活儿不好干,上班都到大兴了,这不公司才给配了车嘛。”洪涛还真不怕老太太问,一边往楼道里搬箱子,一边笑呵呵的回答着她的问题。听上去自己对这个工作很不满意,可内容上却有点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