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国公这才打量起这本泛黄的书,从纸张来看,已经有很老的年头,封面上有些新鲜泥点子,但里面却被保护得很好,足以见主人对这本书的用心。
文国公翻开书,他本随便翻的一页,说来也巧了。
那页正是“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署名是郑思肖。
哪怕见惯风浪如文国公,这时也止不住地心底发颤,他抬头看了眼还在接受众多文人吹捧,脸上泛起自得笑意的自在客,自在客姓柳,叫柳若颜,怎么是郑思肖呢?
这是自在客刚才即兴创作的,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文国公再接着往下看,自在客成名作《将进酒》的署名是李白、《寻梦令》的作者叫李清照……还有很多很多。
在这本泛黄的书本上,岁月留下许多痕迹,但这些诗词仍然闪闪发光。
文国公颤着手翻到最后一页,看了看,不禁双眼湿润。
上面写着这些诗人词人有的婚姻孤独、有的醉心大山川死在捞月上,有的无法进仕途,消极到厌世。
但是,现在他们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东西,全被别人给剽窃了。
文国公双手发颤,身为文人,这样的行径比要他们的命还难受。
试问如果他们未故去,他们还活在这个世上,他们听到自己的诗词变成了别人的,他们还解释不清楚,极有可能被倒打一耙。
这是何等龌龊的一件事!
文国公低声朝燕昭解释了前因后果,果不其然,燕昭眼中浮现愤怒及厌恶,道:“让他们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