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愣了一下,问道:“训政?”
训政是乾隆搞出来的那一套,在他之前,并没有人这样搞过,所以朱棣一时之间有些诧异。
虽然他不知道训政的意思,但是从字面上理解,也能知道这是朱瞻基请他在一些大事上做主。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孙儿不想当孤家寡人,还望皇爷爷能继续督促孙儿。”
朱棣沉吟了起来,没有说什么一山不容二虎这样的话。
他们是爷孙,虽然因为权力之争,有一些小矛盾,但是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朱瞻基现在愿意让他继续指手画脚,也代表朱瞻基对权力的控制是非常理智的。
他要争皇位,是因为如今的朝廷大局基本稳定,所以不希望朱棣破坏了这一切。
特别是在工业发展,商业发展,移民大计方面,朱棣现在要是弄出漏子来,想补救会非常麻烦。
所以他必须把一切控制住,不让朱棣搞破坏。
但是,他也不愿意看到一代大帝就此落寞,在原本历史上,朱棣还有两年的光景,因为永乐年间只有二十二年。
这两年,只要不让朱棣影响以后的发展大计,在许多政治斗争方面,朱棣的经验还是非常丰富的。
龙辇抵达了承天门,这一次,文武大臣随着龙辇一同进了皇宫。
奉天殿内外,今日被清扫的干干净净,九月又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众大臣并没有觉得疲惫,相反,一个个精神抖擞,按照身份从奉天殿内一直排到外面。
这是奉天殿第一次在午后大开,当朱棣与朱瞻基携手进入大殿,在传令太监一声声的“太上皇帝陛下驾到”,皇帝陛下驾到的口号声中,响起了肃穆的鼓乐。
朱瞻基在天地坛已经发布了继位诏书,现在,又要发布正式的登基诏书。除此之外,一众重臣也要纷纷上书,恭贺新皇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