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祝福中享用酒馔,之后便是将所有的贡品都撤下供桌,移往燔柴炉燔烧,以供上天享用,皇帝一边要忙着送诸位神灵,一边还要看着这些祭品的燔烧,即“望燎”。
所有的这些环节,都要由神乐观的道士们演奏音乐来助兴。
今日虽然是禅让大典,但是既然是借用神仙的场所,所以这些程序一样也不能少,只不过,程序略有差异。
巳正,也就是上午十点,朱棣与朱瞻基登上了下方上圆的天地坛,仪式正式开始。
在台下,有数千文武大臣,上万护卫,还有上万前来参加庆典的各地使节。
仪式开始,朱棣首先祭拜天地,然后宣读退位诏书。
除了朱瞻基与朱棣,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禅让行事官”,由蹇义担任,负责向新皇帝朱瞻基奉送朱棣的玺绶。
移交玺绶之后,朱棣亲手为朱瞻基戴上了十二旒的帝王之冕冠。除此之外,开始“燎祭天地、五岳、四渎”以此方式将大明祖孙二人受禅之事告知上苍。
朱瞻基现在虽是天子、是皇帝,但在向上苍致祭时也要谦称“臣瞻基”,这也是古代帝王唯一自称“臣某某”的场合。
随后焚烧祭品,而这个时候,朱瞻基也发布了继位诏书,宣布正式成为大明“第三任”皇帝。紧接着,就发布第一条圣旨。
“今朕承帝王之绪,其以永乐二十一年为正统元年,议承正朔,继服色,同徽号,同律度量,承土行,大赦天下;自殊死以下,诸不当得赦,皆赦除之。”
也就是说,朱瞻基虽然继位,但是除了年号,一切规矩皆不变,同时大赦天下。
午正,也就是中午十二点,祭祀大殿和禅让大殿结束,但是这个时候,除了皇帝与文武百官回宫,各地使节依旧留在斋宫中,这里也将大摆宴席,款待各位使节。
从天地坛回来的路上,民众依旧没有散开,甚至更多了。
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皇位承序已经完成,百姓的呼声就变成了恭喜陛下,恭喜太上皇帝。
朱棣这个时候忍不住笑道:“太上皇帝,似乎比皇帝陛下更好听啊。”
朱瞻基也笑道:“孙儿年岁尚幼,身登大宝,战战兢兢,不能自已。故请皇爷爷以太上皇帝训政,孙儿自无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