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大臣纷纷拜道:“殿下仁慈!”
朱棣压低了声音说道:“凡是不要操之过急,即便是要退,也要慢慢退,不要让大臣们以为你好欺负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表面恭敬,却没有把这话放在心上。
他的心里有一个标杆,今后定要将国库与内库分清楚,不能头发胡子一把抓。
如今朝廷已经在执行预算制度,今后成了定例之后,不怕没有银子周转。也就天灾人祸的时候,内库补贴一些就够了。
如果不进行自我限制,不形成定例分清楚。要是遇到一个败家子后代,今天要修长城,明天要修阿房宫,好好的江山都要折腾散架了。
朱棣却知道朱瞻基是个聪明人,以为他听明白了。
他又面向群臣说道:“今日之后,朕也卸下了一个重担。今后,吃喝玩乐来找朕,其他的管他大事,小事,都不必来烦扰朕了。”
一挥手,他就像一个黑涩会大佬一般,带着自己的几个内侍,转身就走。
慌得满堂大臣又都是行礼。“恭送陛下。”
朱瞻基知道,朱棣现在看起来洒脱,其实内心肯定苦涩。
一场西征,他给大明打下了大片江山,也杜绝了以后的后患。
远征万里,他可成了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可是回来之后却发现,自己被架空了。
要不是年纪大了,朱瞻基肯定没有好果子吃。但是他毕竟已经六十二岁了,腿脚又不方便,本就萌生了退意,也就只好就坡下驴。
但是对他来说,这样的结果真的不是他要的。
他想的是主动退位,现在变成了半被动退位。
朱瞻基一直将朱棣送过三楼与皇宫城墙之上的天桥,站到了城墙上,朱棣手撑城墙,望着南方的各大衙门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