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就被葬在德州,并且留下了后人守墓,融入了中华。

但是这一世,因为朱棣要去西洋,他们并没有来大明朝觐,而朱棣前往西洋的途中,经过苏禄的时候,东王就已经死了。

朱棣直接册封了东王王子督马含为新的东王,并且接纳了苏禄国的投诚。

这种接纳,并不是单纯的册封了,而是接纳苏禄国成为大明的疆域,并且会向苏禄国委派官员进行管理。

他们之所以愿意投诚,主要就是想和平下来,受到大明的保护,然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大明接纳他们以后,不仅要委派官员,而且要向他们输出技术,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环境。

吕宋的改变他们都看在眼里,原本吕宋一年之中半年有大风,相比位于赤道旁边宁静的苏禄国,是远远不如的。

可是如今的吕宋在许柴佬的带领下,发展的越来越好,已经把苏禄国远远抛在身后,所以他们现在有些急了。

在安排好国内的事务之后,三王连同他们的家人,乘坐内监的香料船,一起来到应天府请求支援。

而渤泥国又不同,他们在永乐七年就已经请求内附大明,当时的朱棣也同意了。

不过当时的老国王黄森屏死在了应天府,后面两王相争,打了几年,后来才由心向大明的黄元孙,沙里夫阿里掌权。

黄元孙是一心想要归附大明的,但是他的姐夫,也就是沙里夫阿里心有顾虑,拖到了现在。

朱棣经过渤泥国的时候,因为时间的原因,没有逗留,这让沙里夫阿里和黄元孙都有些恐慌。

他们随后跟着舰队一起到了星城请罪,但是朱棣的眼里并没有他们,把他们推回给了朱瞻基。

渤泥国朱瞻基是一定要拿下的,光是为了那里的优质石油,朱瞻基也不会放过这个地方。

在整个东方,能够出产优质轻质油的地方,并且易于开采和运输,就只有渤泥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