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只能慢慢来,越急越会出纰漏。

“殿下,过几日就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了。后宫的张贵妃说又排了几场戏,要不要奴婢安排一番?”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你去跟母妃说一声,让她安排孤的妃子与孩子一起凑个热闹,孤就不掺和了。”

这个时代的人喜欢看戏,可是这些对朱瞻基来说,不仅不是享受,还是折磨。

他才不愿意装腔作势,呆坐在那里受几个小时的折磨。

不过既然是中秋节,也该放松一下。他又说道:“看戏就安排在白天,晚上在东花园安排一下,我要跟孩子们一起玩游戏,赏月。”

第九十六章 中秋

自六月那场车祸之后,马致才痛定思痛,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火车的改进上。

从雕刻地球仪,到制作出大明第一台车床,再到研究水车传动的连接部分,马致才已经是大明如今最顶尖的机械专家。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期,许多发明创造其实就是隔着一层窗户纸,许多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就是一个思路问题。

但是马致才不同,他有着丰富的经验,加上朱瞻基的“引导”,让他个人能达到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发明家。

殿下说火车的车轮需要加大,那就加大。

殿下说火车的车轮需要联动,那就研究联动装置。

他如今虽然挂名工部员外郎,但是实际上,他是下马桥机械研究院的负责人,跟朱瞻基的私人专家一样。

他现在对员外郎的身份并不重视,不要说一个员外郎了,就是做到工部尚书,又能怎么样呢?

等殿下登基,他可就是皇上面前的机械专家,这个身份,远比其他身份更让人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