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一边要求工部和礼部对各种规制的建筑进行标准划分,一边发布命令,在整个大明境内,对城市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并且叫停了各种新房建设。
每个不同的地区,都应该有不同的建筑风格,这种建筑要求实用与坚固,能够长久保存。
在后世,城市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在国内的很多地区,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东部还是西部,房子都几乎一模一样,根本没有任何的新鲜感。
这一点是不可取的,这样虽然能省了一些心思,但却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如果一个城市一个模样,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与特征,那么过个几百年,全国的旅游业发展,将会远比后世更加火爆。
更重要的是,每个城市的下水道建设,首先要提上议程,建设一座城市,首先不是要建设的多漂亮,而是要具备强大的功能。
不能一下雨就淹成河,一段时间不下雨,就又开始缺水。
城市建设需要具有前瞻性眼光,不管是绿化,排水,垃圾处理,水电供应,道路建设,都应该预留下充足的空间。
应天府应该称为一个样板,成为整个大明的样板,让其他地方的城市,都初步具备后世的城市功能。
就以道路来说,原本的大明只有马车,牛车,道路狭窄。
朱瞻基想要在应天府建设城市火车,许多建筑就要拆除。
以后要是有了汽车,现在的道路就更加不行了。
所以,应天府的城市改造,就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预留下汽车道,有轨火车道。
这里面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城墙的限制。
古代的城市狭小,拥挤,是因为城墙的限制。城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具备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当炸药已经发明出来,新式火枪已经发明出来,战争的威力扩大了许多之后,城墙的作用还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