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百炼宝刀非军功不得授,但今日孤特意赏你。望你今后不辜负孤的期望,成为孤的百炼宝刀,无往不利。”

杨道单膝跪拜,接下宝刀:“臣今后定当为殿下扬威四海,传我大明威名。”

这个插曲也让本来对自己儿子的选择还有些心结的杨士奇也释怀了,既然儿子一心从军,父子俩一文一武,也是一桩美谈。

而那些原本对解家找了个武夫女婿,还有些看不过眼的亲朋。

见了朱瞻基对杨道的重视,才知道各人有各人的缘分,这殿下如此重视武夫,恐怕他们这些文臣,今后还要难出头喽。

朱瞻基这个太孙并没久待,两家完成了礼聘,交换了生辰八字,朱瞻基一顿饭没吃,就准备离开。

众人一起欢送了朱瞻基离开,让他原本还想找解缙商议一下内阁人选,也没有机会开口。

而关于解祯期的安排,他也想征求一下解缙的意见。

解祯期如今只是举人,要参加明春举行的春闱,才会任官。

朱瞻基知道他的文采足够,能在士林成为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他的文采是不用怀疑的。

所以他也不想他今年的时间白白浪费,想要将他安排进自己的工程学院的组建。

因为接触到朱瞻基带来的新思想,解祯期以后是不会变成腐儒的。但是朱瞻基希望他能在大学组建的过程中,接触到更多不同学科带来的影响。

只有接触了新思维影响的大臣,朱瞻基以后才会重用。

从解家离开,朱瞻基来到了下马桥农庄的西夷研究院。

这个研究院是刚刚组建,属于是一个大杂烩的研究院。

朱瞻基是不会给这些人一起抱团的机会,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好中文,然后进行备课,当然,每个人按照不同的特长,也被朱瞻基分配到了不同的研究院。

这里面,以船舶研究院,化学研究院,格物研究院,建筑研究院的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