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林躬身抱拳道:“臣明白了!”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这些时日,你就对寻找一些对北方情况比较了解的内侍,特别是那些一直负责与东察哈台汗国,瓦剌,鞑靼贸易的内侍们,在他们中间发展力量。而这些都是需要银子的……”

他望向了金阔说道:“金太监,过年之后从小金库里给孙林先拨二十万两银子……”

金阔还没有说话,孙林就有些被吓住了,连忙说道:“殿下,太多了吧!”

如今咨情司虽然将触角已经衍伸到大明的大部分地区,但是咨情司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寄生在内监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上面。

大明的商业活动全部都是内监控制,不管是丝绸,瓷器,工厂,矿山,棉麻,包括现在修水泥路,虽然工程是工部控制,资金却是内监控制。

内监是寄生在大明这个庞大的国家上面,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将他们养肥,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

而咨情司寄生在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上,摊子虽然铺的很大,但是耗费并不多。因为大部分内监都是皇家的忠实走狗,即使不给银子,他们也都是忠心耿耿地办事。

咨情司创办了五年,最开始两年一年的经费都不到二十万两,也就是最近两年,在南洋铺开了情报网,耗费才达到了四十万两。

大部分内监根本不给俸禄,只有再获取到情报之后,才根据情报的重要性,给予一些奖励。

所以咨情司虽然发展迅速,规模庞大,但是根基却不深,更缺少真正的专业人士。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间谍行动本来就是非常耗费金钱的,不管是收买他人,购买情报,甚至是进行一些刺杀行动,离了银子都办不了事。这些银子虽然不少,但是对整个大明这么大的疆域来说,并不多。今后,一些专业的人才要提高待遇,而那些因公牺牲的内监,也要进行奖励。你回去之后多问问一些老人,制定一份改革计划出来。”

朱瞻基是想把咨情司往中央情报局的方向发展,而锦衣卫就是克格勃或者更多像联邦调查局。

这两个部门直接对皇室负责,而通政司,刑部这更像是朝廷的调查机构,不只是属于皇家。

打发了他们离开,刘万和庄奉仪已经为朱瞻基又准备好了夜宵。

吃饱喝足,朱瞻基又开始当一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开垦土地。

卧室外,刘万安排好了两个负责保护朱瞻基的内侍,有些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偏房,看着那个有些单薄的身影坐在床边,默默地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