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开始,才开始还款,第三年开始,才按照最低份额缴税。
只要不是懒人,就能好好活下来,养活一大家子。
朱棣当然不会照章全做,但是也按照这个思路施行了自由移民计划。
还别说,以前的强制移民祸国殃民,人们打死都不愿意离开故土。
但是这种可以自由选择的移民政策大受欢迎,民间自发移民的数量,比强制时期的人数还要多。
当然,这件事的功劳被朱棣自己安在自己的身上,听到百姓呼喊皇上圣明,他就满意无比。
中洲帖木儿国附近一些地方的区域地图被拿了过来,爷孙两耳围着地图看了好一会儿,朱棣还是不舍地说道:“西北那里越过沙漠,撒马尔罕周边也是一处好地方啊。”
朱瞻基当然也对中亚五国那里很熟悉,那里虽然突厥人不少,但是更多的是蒙古人种。
而且,控制了那里,大明就能把势力辐射到欧洲。俄罗斯人还是老老实实窝在莫斯科周边,别想往东发展,否则的话,大军随时就能打到莫斯科去。
不过,如此远的距离,在如今交通不便,通讯不便的环境下,想要稳定统治,却需要耗费无数的人力物力。
最好的方式,还是扶持蒙元人的势力,建立势力稳定的属国,让他们替大明守国门。
见朱棣对那里有兴趣,朱瞻基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堂那时候那么强盛,也一直打到了里海,但是最终还是丢了那里。
主要因素就是自己统治,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大,力有未逮。如果扶持蒙元人统治那里,大明只需要支持当地人一些武器,就能将影响力衍伸出去。
而以后时机成熟了,也可以派兵直接占领。
至于南部的阿富汗和伊朗高原,不管是朱棣还是朱瞻基都没有兴趣。那里除了一些小金矿,几乎没有什么出产。
而且那边靠海,大明舰队只要能控制海洋,就不怕他们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