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爷孙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南部征服为主,北方占领为主。

“孙儿这次出海,在忽鲁谟斯得到了不少当地的书籍和当地各大部落势力资料。帖木儿国由于跟蒙元一样统治手段,他们在当地的统治并不是铁板一块。所以如何征服,如何占领,孙儿还要做出整理。”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三年都等了,也不在乎这二十天……不过早点整理出来也好,只要文官们不拖后腿,马上就要确定各方将领,开始制定详细的战术策略,你爷爷我已经等不及了。”

这话说的……真让人无语啊!

朱瞻基应了下来,朱棣这才志满意得地走了。

而朱瞻基出来坐到了书桌前面,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从哪里着手的茫然感。

这一次大军出征,南路军好办,直接坐船就过去了,后勤补给都不用太操心。

但是北路军要走上万里路,中间还要经过几个国家。这行军路线,后勤补给,都非常考验人的能力。

而哪个国家拉拢,哪个国家占领,那个部落收服,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一一甄别,进行区别对待。

而且,他又不知道北路军主帅是谁,恐怕朱棣自己都没有定下来。不同的将领有不同的风格,要根据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战术。

更主要的是,针对北方的瓦剌和鞑靼,这次要不要带他们一起出征,带谁出征,付出什么代价。

因为不可能让朱瞻基领军出征,所以想到复杂的局势和关系,他还是忍不住为北路军的主帅人选担心。

朱棣虽然挂名御驾亲征,但是这次他就是去打酱油的。

现在的大明要是还要他亲自率军的话,那些将领也就不活了。

他想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头绪,吩咐守在旁边的李亮道:“你去帮我问一下皇爷爷,各路大军的计划出来了吗?领军将领都是谁。”

李亮去了,他又吩咐刘万。“你让人明早把我已经搜集好的关于帖木儿国的资料全部拿过来,这几日,我们就好好先整理一下这些资料。嗯,先去把孙林叫过来,我要问问他西北的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