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发展一旦开了头,就是一辆刹不住车的火车,带动了汹涌的大潮。
夹江工业区已经不能满足大明如今的发展了,因为朱棣的放任,如今有不少勋贵和地方豪商都拿到了兴建水力工厂的许可。
从应天府一直到松江府,长江两岸,只要是水势比较平的地方,如今兴建了数十片工业区,超过一万家工厂。
这些工厂主要是以舂米,磨面,纺织,缫丝,印刷,家具加工为主,钢铁加工因为受到朝廷的控制,如今并没有推广开来。
但是也有一些聪明的匠人,虽然没有看到朝廷加工枪管的工艺,也揣摩出来了相应的工艺,如今用水力设施带动了圆形车轮的加工。
而且由此延伸出来的各种小型机械加工这还成为了一个不小的产业,大明马车的木制车轮,大部分换成了中间是铁圈,外层包木的结构。
但是因为朱瞻基的不在,他的研究院发展缓慢,甚至可以说是停滞不前。
更让朱瞻基心疼的是两家银行,因为朱棣将银行当做了自己的钱袋子,如今两家银行的发展虽然看似旺盛,但是岌岌可危。
他一个皇帝,不讲规矩,把银行当做自己的钱袋子。而他带头破坏了规矩,下面的人自然没有那么老实。
虽然大明发展银行如今在官员俸禄的发放上面还能拿的出钱,不过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据说发展银行的窟窿已经大的惊人,就等着朱瞻基这次回来带回大批的金银来补窟窿。
商业银行的发展倒是没有受朝廷的影响,明着伸手的人不多。但是银行因为把关不严,不少勋贵,大臣在银行贷款,却根本没有想到归还,死账不少。
这三年,朱棣从发展银行抽调的资金超过了五百万两,加上朝廷原有划拨的资金,超过了一千万两,都调到了西北。
这是为了他的西征做准备啊!
对此朱瞻基颇感无奈,不管怎么说,他的想法是好的,只是手段错了,自己这个当孙子的,只能帮他擦屁股。
当然,其他人他就没有这个义务了,等他回去,一定要好好查查这里面的坏账,呆账,不管是谁伸手了,都要给我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