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宦官封公,在他之前只有三人,还都是毁誉参半之人,只有他真正没有一点恶誉。

话锋一转,朱瞻基又回到了海权的内容上。“说一千道一万,想要发展海权,就必须要有超卓的基础与实力,没有强大的武力,根本无法实现。而且海权的体现,也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小心翼翼的考量,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定海公,关于这方面,可有何指教?”

朱真身为海军第二舰队总督,此次下西洋的海军总兵大臣,发展海权,当然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他之前也随郑和三下西洋,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对世界的清晰认识。

听了朱瞻基的话,他站起身说道:“如今我大明船坚炮利,已经彻底改变了海战的模式。但是经过在忽鲁谟斯的海战,臣也有些新的考量。”

“讲!”

“我大明海船已经是世界第一等海船,但是只有硬帆,已经不能满足航行需求。以前我大明海船仅仅在赤道以北航行,只是偶尔去一下赤道以南的满者伯夷,但是这次到南洲,以及来西洲,可以看到,硬帆在逆风条件下,比不上大食人的软帆。一趟南洲,就耗费舰队半年时间,来西洲,半年时间我们都还没有抵达目的地,所以船帆的改进,刻不容缓。”

坐在高台龙椅上的朱瞻基坐直了身体,靠着扶手,俯视着台下的朱真道:“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其器,此乃佳策。”

得到了朱瞻基的赞许,朱真信心更浓了,又道:“其次,如今我大明火炮发展迅速,但是船只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炮火攻击。在忽鲁谟斯一战,因火炮后座力太强,不少战舰战后甲板都受损严重。今后也应当在甲板设计上进行改进。”

大明的大型福船,大宝船是如今世界上最大的船,船只的设计也走在世界的前端。以朱瞻基的旗舰为例,在船体甲板上都还建有城墙,即使接舷战,敌人也很难攻上甲板。

但是,再结实的木船依旧是木船,木制甲板对火炮的后坐力抵抗性不强,是一个大问题。

朱瞻基当然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制作炮台轨道,利用弹簧缓冲。

只是他不是神仙,不可能面面俱到,这件事一直到出现问题,他才想了起来。

他点了点头说道:“舰船改建,等这次回了大明,孤就会安排工部与内监营造司共同解决,对大明如何赢得海权的具体过程,可有良策?”

朱真又说道:“如今我大明在火炮,船只上面已经有了巨大优势,剩下的,主要就是如何抑制其他力量,稳固自己的优势。纵观世界地图,自我大明一路西行,有数十处重要关卡,这些地方看似不重要,但是对我大明来说,占据这些地方,就能控制其他国家的船队的发展。”

朱瞻基看了郑和一眼,笑道:“哈哈,正如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