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石碌铁矿最低品位都有百分之四十几,平均百分之五十五左右,最高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九。

如此一座铁矿,当然是让朱棣喜不自抑,命令工部日夜开工,修建一条一直通到海边的水泥路。

当这条路修好的时候,就是鸿基煤矿的煤大量运到儋州的时候。

也因为石见银矿,儋州铁矿的连续发现,朱棣现在对“麦哲伦”的地图再没有一点怀疑。

这次朱瞻基下西洋,其中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去寻找在南洲(澳大利亚)南端的两座巨型金矿。

张辅对朱瞻基未能亲自到交趾来并无遗憾,因为朱瞻基去的时候不经过交趾,回来的时候也会经过。

而且他们之间时常通信,并没有断了联系。

他前来鸿基煤矿迎接众人,其实主要是迎接中和子。对这个深受朱棣重视,并且一心想要解决瘴气祸患的高人,张辅半丝不敢怠慢。

因为交趾如今的反叛几乎已经全部被扑灭,社会趋于稳定。如今阻碍交趾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山林里防不胜防的瘴气。

如果中和子能够解决这个祸患,让张辅将他供起来都愿意。

而中和子抵达交趾以后也不愿歇息,只是调整了两天,就带着张辅安排的四百士兵,进入了大山之中。

郑和与张辅也是老朋友了,在靖难之时,比张辅只大四岁的郑和与他虽然私交不多,但是相互之间都颇为敬重对方。

如今船队有不少物资要装卸,郑和也会在交趾待几天,两人趁着这个时间,又难免举杯相庆,叙旧契阔。

郑和知道张辅与朱瞻基的关系密切,想要让张辅代为转圜一番,却又不愿意暴露自己惹恼了朱瞻基,难免有些患得患失。

可惜的是,张辅如今意气风发,加上事务繁忙,一直到郑和离开,都没有看出郑和的异样。

从交趾离开之时,站在巨大的舰艏,吹拂着温暖的海风,郑和也终于想开了,抛却了这份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