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满足不了管理的条件。

所以朱瞻基会想着要分封,然后只是占领地盘,发展人口,而不是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

不过,中和子对郑和的心思倒是非常赞赏,因为他们都是怀着济世之心的人。

他们重视的是道,而不是具体的措施或者说方法。

当他们来到了交趾,英国公张辅给了他们极大的面子,亲自从升龙府来到了海边鸿基煤矿这里迎接他们。

这个绵延几百里的巨型煤矿依旧被叫做鸿基煤矿,并且是朱瞻基亲自命名的。

在这个时代来说,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名字触犯到帝王的名讳,都要改名。科考的时候,即使写到君王名字的字,也必须要增加一笔或者是减少一笔。

但是朱瞻基才不管这些,还故意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以便名垂千古。

朱棣对朱瞻基的这点小怪癖并没有在意,只认为他是在胡闹。对他将这个煤矿起名叫鸿基煤矿,只是笑着摇了摇头,顺了他的意思。

这个煤矿虽然大,但是交趾地处南方,煤炭的用处并不多。

现在最多的是广州府的船过来拉煤,因为广州府的小商贩比较多,用煤炉来摆摊,比用木柴方便。

但是,如今工部根据太孙提供的情报,在儋州昌江发现了一座储量丰富,品味绝高的铁矿。

虽然目前还在道路平整时期,但是鸿基煤矿这里已经开始建窑炼焦,储存了大量的焦炭,准备运到儋州去。

这个铁矿就是被誉为亚洲最大富矿的石碌铁矿。

华夏虽然地大物博,但是铁矿的储量却不高,铁矿的品位更是低的可怜。

以大冶铁矿为例,平均品位只有百分之四十多,而马鞍山铁矿,品位只有百分之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