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船队在后世的东沙群岛附近海域分开,郑和率领大半货船和一部分保护的海军舰队将从这里一直向西南方航行,前往交趾,占城,真腊,暹罗进行贸易。
而朱瞻基率领着羽林卫和一半的海军以及小部分货船,先前往正南方的吕宋。
他们这支船队将会大约沿着后世的菲律宾,巴拉望群岛的北方,再到苏禄国,渤泥国,然后与郑和舰队在旧港汇合。
随后的舰队依旧会分开,大批的货船将会留在旧港,与周边小国贸易。而朱瞻基会率领舰队前往爪哇进行贸易,并且将探访南洲,也就是后世的澳大利亚。
第七章 吕宋
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巡莅吕宋岛时,奉诏委任旅菲侨领许柴佬为吕宋国总督,统揽军、政、财、文大权,泉州人许柴佬也成为了大明册封的第一位侨领。
许柴佬明初侨居吕宋,因经商有方,加上与当地土人关系密切,后成为吕宋岛巨富。
郑和当初下西洋,从朱棣处领取了不少空白委任状。见许柴佬在当地声名远扬,又善于拉拢关系,就不要钱一般,册封了许柴佬为总督。
许柴佬遂以吕宋总督的名义,宣布将吕宋岛归附大明,成为大明的属国。
这十二年间,他上忠朝廷,下效黎民,励精图治,身体力行。
除此之外,他不遗余力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礼仁之治,传播闽南农渔工商先进技术,大兴造船、纺织、制陶、种茶诸业,深受当地人拥戴。
朱瞻基也是来到这个时代,才知道原来在西班牙入侵菲律宾之前,大明竟然还曾将国土衍伸到了南洋地区。
吕宋有大明的总督,并且得到了大明一直以来的支持。
而旧港宣慰布政使司,更是有大明的驻军。
除此之外,南洋包括西洋,有超过五十个小国自认是大明属国,长期在大明派驻使节,并且有些国王都住在大明不再回国。
朱瞻基想不通,为什么大明最开始手里这样一副好牌,到最后却打的一塌糊涂,一败涂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