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战前谁能想到啊。
毕竟每一位国君在每一次大战之前所面对的选择都太多了,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一个说客就能够决定一场大战是否开启,或者决定这个国家在这场大战之中站在哪一边。
这怎么猜?这太难猜了。
所以赵丹在这件事情上得到了一个经验,什么目光长远啊那都是扯,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的靠谱。
反正只要不停的打胜仗,那么终有一天赵国会强大到让所有六国加起来都不是对手的地步。
等到真正统一天下之后,再慢慢的去考虑那些百年大计吧!
第459章 齐国还是魏国?
赵丹话音一落,在场的赵国大臣立刻纷纷开始了献计献策。
最先说话的是赵国大将军廉颇。
只见廉颇咳嗽一声,对着赵丹说道:“大王,以臣之见,秦国地处西水偏僻之地,而且秦国子民素来不尊礼节,不服中原文化,不能为我中原诸国所用。因此继续征伐秦国,其实已无太大意义。不如和秦国议和,向东方发展才是上策。”
照理来说,廉颇的这番话似乎应该会有不少的反对者,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赵国大臣们都对于廉颇的这番话表示了同意,就连赵胜和赵豹这些素来和廉颇并不对付的赵国大臣们也不例外。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一直以来山东、或者说是中原诸国对于秦国都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在这些诸侯国的国君和大臣们看来,秦国其实出身就不行,甚至都算不上是周朝正儿八经的诸侯之一,属于那种山村野人,怎么有资格被人看得起呢?
其实也不仅仅是秦国,楚国同样也处于中原诸国的这个歧视名单之中,只不过是到了后来秦国做大之后,各国不得不同楚国联合,这才让这种歧视无形间少了不少。
总的来说,中原诸国自认为是有底蕴的贵族,自然是看不起秦国这种“暴发户”的。
但说来好笑的是,其实中原诸国之中的魏韩赵三国论起建国时间来说远远不及秦国,可偏偏也就是魏韩赵这三国上到国君下到子民,对于秦国的歧视最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