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页

忙着在和其他伙伴分配利益的美国总统福特,直接把这些事交给美国中央情报局去处理。安人运和安盟依托着各自背后的支持者,在自己的底盘内摩拳擦掌。等着战争爆发的那一天,安人运的根据地当中,随着苏联运输机的不断降落,古巴军人已经迅速达到了五千多人,卡斯特罗为了支援世界革命,付出了巨大的力量。而就在十几年前,他还是一个对社会主义一知半解的人。

古巴配备各式坦克装甲车辆一百三十余辆,大口径火炮两百门,外加十二架架苏联送来的米格-21战斗机,安人运也在控制区内进行总动员,军队人数扩大到六万人。

“安解阵的力量不强,况且北边国家对他们并不支持,能不打就不打,心腹之患是安盟,安解阵完全可以等到和安盟决出胜负之后再解决,甚至可以不用战争的方式。如果害怕在和安盟决战的时候,北方的安解阵找麻烦,那我们克格勃直属的阿尔法部队防守北部,当然我们只有一千五百人,渗透过来的小股部队不可能全部抓住。”

“如果克格勃的同志们可以让北方的安解阵保持平静,那先解决安盟的计划没什么大不了的,安人运本身实力就在安盟之上,如果安盟背后有南非军队,南非军队可以由我们古巴军队来负责,这样就没有问题了。”古巴军队的指挥官说道。

“我也认为应该先解决掉安盟的军事力量,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快速统一,如果耗时太长的话,国内会打成废墟,而苏联同志和古巴同志,也会被我们拖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战争持续的时间过长!”安人运军事代表多斯桑托斯用俄语的意见,让苏联和古巴两方都点头。

多斯桑托斯六十年代赴苏联阿塞拜疆石油化工学院留学,学习石油工程专业,毕业后继续留在苏联,接受通信和雷达领域的军事培训。算是安人运当中的亲苏派。

经过了两周的准备,一直准备摩拳擦掌的双方,因为安人运和古巴三万联军进攻安盟,正式开始了安哥拉内战,苏联代表在联合国发言,这是为了保护安哥拉的独立,击败南非种族主义者的入侵。

第772章 日本要崛起

“进展很顺利,一点一点来,迟早会来一场决战的。”谢洛夫拿着这几天的战报说道。看战报其实没什么意思,以卫国战争作为举例,类似于斯大林格勒战役那种决一死战,双方上百万军队捉对厮杀固然血脉喷张,但实际上那场战役打了八个多月。不论是刚开始的一溃千里还是后来的绝地反击,都只是这么几天,绝大多数的时候双方都在无聊一个房子一个房子的打冷枪,你死一个我死一个的拼消耗。

如果苏联赖着土耳其不撤军,估计现在的土耳其,苏联军队也会面临这种局面。不过有总政委这么不要脸的人制定计划,苏联的撤军那是绝对毫不犹豫的,连战后重建都不考虑,那完全是库尔德人自己的事情。

现在的安哥拉内战形势,就是安盟一边打冷枪一边后退,等到撤退到一个自己很熟悉的地点,找机会收拾一下安人运和古巴联军,至于这个地点在哪,不学无术的总政委是不知道的,这可以由专业的军人来分析,反正他看不出来。

比起目前的安哥拉内战和泰国内战,谢洛夫更加关心目前葡萄牙那个局域网运转的怎么样了,当然苏联援助的计算机当中充满了社会主义私货,目的就是帮助葡萄牙现在的左派政府稳定局势,这个小国家的军事政变风险一直都存在,只不过目前失败了两次,你不知道第三次什么时候会来。

如果古巴军队能抵消南非军队的话,人力和支持都占据都是安人运应该会战胜安盟的。唯一让人疑虑的地方就是游击战,游击战要是一直不停止的话,苏联还是没什么把握能从安哥拉获得利益,安哥拉的游击队,最大的依仗就是热带雨林。

这点谢洛夫准备和中央林业部部长谈谈,作为一个从林区长大的人,他自认为对林业资源还算有点了解,至少有点粗浅的了解。最粗浅的了解就是,没有任何一片树林,是伐木工人砍不光的,只是看他们想不想砍。

“热带雨林比寒带的树林有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生长速度。针叶林因为处在寒带,所以生长速度非常慢,一旦一块地区的树林被砍伐完毕,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休整才会恢复赢的生机,而且只是初步的恢复。但是热带雨林有三十年的时间,完全可以恢复成原样。所以对于我国的森林资源,原则上是不是可以想想办法?”谢洛夫一副环保主义者的样子,实际上就是让中央林业部考虑一下,是不是把一部分采伐任务,放在安哥拉完成。

“可是那些伐木工人怎么办?这会造成比较大的失业,不符合我们的国家主张。”中央林业部部长有些为难地说道,但是这个理由明显是站不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