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以色列来讲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色列不愿意同时面对这么多国家,一个一个打垮敌国是对适当的办法。但是埃及对以色列的战争意图早有准备,在军事演习之后,没有按照惯例解除警戒状态,等着以色列发动攻击。
战争开始后,埃及军队出动了两百架飞机对以色列一方进行了空袭,双方的战斗机几乎同时升空,并且马上在交战上空激烈四杀。随后埃及士兵一边口中呐喊:“真、主万岁”,一边开始对以色列进行突击。
埃及和以色列开战的消息,立刻传到叙利亚和伊拉克两国。阿萨德立刻对叙利亚全国进行广播讲话,“叙利亚必须加入到战争当中,洗刷阿拉伯人身上的屈辱,戈兰高地全部是叙利亚的,没有任何一平方米属于以色列,战争是唯一的解决办法。现在我宣布,叙利亚和埃及结盟,加入战争。”
消息传出,整个叙利亚沸腾,人们高呼着阿萨德万岁,前往征兵地点登记参军,而叙利亚的装甲部队则已经开动,从叙利亚一侧的戈兰高地中杀了过来。几乎在同一时间,伊拉克宣布参战,表示愿意尽一切可能帮助叙利亚和埃及取得胜利。随后约旦王国宣布加入战争。
苏丹首都喀土穆,掌权的军事委员会在伊拉克宣布加入战争之后,公开宣布将派出一个师的兵力加入战争,利比亚的卡扎菲宣布派遣一个坦克旅,以及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声援埃及,突尼斯总理本阿里宣布派出军队支援埃及,摩洛哥宣布派出一个步兵旅参战。海湾国家也纷纷表示对埃及的支持。
“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约旦、苏丹、摩洛哥、突尼斯、利比亚,还有提供支持的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巴基斯坦。阿拉伯人不会这次想要灭了以色列吧?”中央书记基里连科倒吸一口凉气道。消息传来,克里姆林宫也被阿拉伯世界的大手笔惊呆了,几乎有阿拉伯人的国家这次都参战了,如果只是看双方实力对比,以色列的人口都不一定比对方的军人多。
“主要就是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和约旦,其他国家只是派兵进行援助。利比亚倒是很大方,卡扎菲可能是除了四个国家之外热情最高的了。”谢洛夫知道历史上这次战争的阵仗,所以倒是没有特别惊讶,但是就算这样,也足够让人惊愕了。
就在苏联中央主席团在讨论双方谁会赢得胜利的时候,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急匆匆的走进来,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深吸一口气用冷静的口气说道,“以色列突袭西奈半岛,采用了大纵深突袭的方式进行作战,埃及宣布暂时关闭苏伊士运河,会在战后重新开放。”
“那我们看看最后的结果吧,当然,从苏联的利益上来看,我本人不希望以色列这个国家就此消失,现在我们来看看美国人的反应。”勃列日涅夫表明了自己的意见,但是支持还是要的,苏联红海军已经开始朝地中海集结。
第682章 他是犹太人
经过勃列日涅夫总书记同意,由中央书记苏斯洛夫发布,中东地区苏联红海军成立第六分舰队,赶往地中海东部,防止中东战争扩大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命令一经下达,云集在阿拉伯海,黑海、印度洋地区的苏联红海军各型船只高鸣汽笛,红海军军旗迎风飘扬,开足马力赶往已经打成一锅粥的中东地区。
驻扎在乌克兰地区,本来用来威慑土耳其的苏联空军,下属轰炸机编队处在待命状态,巨大的反舰导弹被安装在了宽阔的机翼下,散发出伟大的社会主义钢铁光芒。
空军上校出身的阿萨德夺取了叙利亚最高权力,他试图打造一支思想忠诚、素质高超的近卫军。为此,阿萨德紧紧依靠苏联,不仅获得大笔军事援助,还将苏联军事顾问请到营级部队。这对向地中海拓展的苏联无疑是瞌睡碰到枕头,顺水推舟地要求提供军事基地。
在战前阿萨德就来莫斯科,取得了苏联的支持,在战争刚刚开始,位于塔尔图斯港的苏联电子作战部队,在通过军港补充叙利亚军队的同时,在开战的第一时间开始,便为叙利亚军队提供电子支援,加上叙利亚本身储备了充足的反坦克武器和防空导弹,这让阿萨德相信叙利亚可以单独面对以色列。
埃及和以色列在西奈半岛的战斗刚刚开始,超过十二个师,三百个连队的叙利亚军队,人数超过二十万的叙利亚摆在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越过戈兰高地,行进的叙利亚军队在随性的防空导弹营,以及石勒河自行高炮的跟随下,沿途浩浩荡荡,溅起遮天蔽日的尘土。
通过上空的高空侦查机和间谍卫星,传遍了欧美各国的军事机构当中,“这种作战方式根本就是毫不掩饰的,如果不是知道苏联武装力量没有异动,我简直怀疑这是苏联红军在进军,这简直太像了……”一个高级参谋官员说出了这句话,听到的人都纷纷点头,在他们的推向当中,苏联一旦进入作战状态,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