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怎么可能呢,我们的国家需要一个形象很不错的年轻人来体现,舒里克,你是最为合适的同志。”勃列日涅夫以一贯的温和态度讲道,然后询问下面中央委员的意见。不出意外得到了赞成。

自从米高扬从最高苏维埃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之后,最高苏维埃主席的位置就一直在悬空,这种情况出现了几个月,谢洛夫就想起了勃列日涅夫挤走波德戈尔内的手段,提醒谢列平可能的推举,但实际上谢列平和谢洛夫对这种情况还是没有办法,因为没有拒绝的理由。最高苏维埃主席毕竟是苏联名义上的元首,地位是很高的。再说谢列平本身就身兼几项重要的职务,肯定不是以前那种连连主席团都没进的橡皮图章。这种情况下怎么拒绝?

在这项决议通过之后,勃列日涅夫开始谈到了第二个事情,道,“对于某些同志的一些言论,我个人认为是正常的,同志们有些不同的意见是可以允许的,比如有些同志认为,在祖国已经强大到了现在的程度,我们完全可以动手通过竞争提前终结资本主义。我不愿意对这种言论提出批评,但同志们也要知道和平才是世界的主流,我们应该和西欧国家和平共处,当然了,这种言论其实也是好事,说明我们的党内并不是一言堂。”

勃列日涅夫以一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举动算是对谢洛夫的有限主权论做出了回应。这种反应让谢洛夫觉得很有意思,有限主权论明明本来是你提出的,现在勃列日涅夫成了热爱和平的苏联领导人,咄咄逼人加剧冷战的变成了自己,太有意思了。

这次的中央委员全体会议,勃列日涅夫轻描淡写的对安全大会上谢洛夫的讲话做出了回应,马上让对苏联人放屁都想闻一下分析分析的西方观察家,开始了分析。最终的结果是苏联内部并不是很愿意和西方和平共处,作为苏联新任的第一书记,勃列日涅夫这个人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温和的领导人,但目前他收到了强硬派的压力,从没有对谢洛夫做出一点警告能看出,苏联内部的强硬派实力还相当大。

“这样缓和政策应该会得到更快的回应。”在勃列日涅夫的家中,谢洛夫根本没有把自己当做外人,其实多来这里是有好处的。至少经常看到自己勃列日涅夫也比较放心。大部分的时候勃列日涅夫都住在克里姆林宫,但是这个房子并没有收回去,要知道勃列日涅夫的子女都已经成年,不能总是在克里姆林宫居住。

在来之前,谢洛夫和谢列平、叶戈雷切夫已经见面,提醒注意最高苏维埃的权利,要知道很多干部都是兼职的,最高苏维埃也并不是一个没什么用的机构,部门这个东西完全要看领导者是谁,比如斯大林在四十年代之后就是部长会议主席,也就是柯西金的角色。照样是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斯大林后期主要担任部长会议主席,还造成了一个相当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死后马林科夫和贝利亚都抢夺政府的职务,最终让担任书记的赫鲁晓夫反败为胜。

“联邦德国已经对我们做出了回应,明年一月份会和我们进行会谈。听齐涅夫和茨维贡说,相关的准备工作已经好了,准备在什么时候动手。”勃列日涅夫对谢洛夫的做客是很欢迎的,他巴不得克格勃主席经常出现在自己的视线中。巧了,谢洛夫也是这么认为的,他希望多和勃列日涅夫接触。

“那我作为反对缓和政策的那一部分不知道存在不存在的代言人,那当然是找一个好机会来表明存在感了,按照准备时间,就在尼克松正式宣布就职之前。”谢洛夫轻松的一笑道,“我要给那个反苏的总统上台送一个大礼包,启动进攻计划。”实际上距离尼克松宣誓就职,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第624章 事到临头

“因为伊拉克和我们苏联并不接壤,实际上我们没有能够截断整个欧亚大陆,但仅剩下的一块地区是传统意义上库尔德斯坦地区,所以如果伊拉克的进展顺利,下一步就是找机会把土耳其分裂,顺利截断整个欧亚大陆。”谢洛夫毫不掩饰的道,“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整个人类的中心,欧亚大陆被我们掌控,让海权论吃屎去吧。”

“这当然是我们最为理想中的设想了!”勃列日涅夫十分夸张的张开了双臂,好像已经看到了这种远景,但马上停止了下来,像是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道,“可是我总觉得中国是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尤拉,你心中有备案么。”

当然有,谢洛夫不假思索地说道,“印度、缅甸、越南、印尼构成南线,远东红旗各大边防军区构成北线,现在只差最后一环,那就是西边的巴基斯坦,在适当的时候,等我们根据形势的变化,想办法把西线架构完毕。相信以后就不会出现问题了。不过,第一书记,你不是说我们和中国只是理念的不同么,属于兄弟之间的吵嘴。”

这种构想说的比较含糊,理论上这种苏联在北策应,其他国家在南线对抗的策略,比美国的c形包围圈更加牢固,甚至比冷战时期苏联的南北夹击策略更加有咄咄逼人的性质。但理论就只是理论,苏联想要这些国家共同防御是不难的,但让他们听从苏联的指挥棒进攻,根本就不可能,他们又不是苏联的一部分。这个所谓备案看起来远景美妙,实际上只是安慰一下勃列日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