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页

“英镑怎么可能和美元分享世界呢?这不是在搞笑么?”谢洛夫听了齐涅夫的报告,很是讥笑地说道,“不过看到齐涅夫同志的表情,似乎这次出击也不是毫无收获。”

“只是得到了一些美元的债券,远远没有柯西金同志的收获。”齐涅夫虽然说的轻松,但这次克格勃的基金仍然扩大了五分之一,当然某个巨贪的财产也扩大了大概这个数字。

谢洛夫本人可以说又在枪毙的路上更进一步,只不过所有执法机关都不能调查自己。实际上调查自己也不容易,因为所有的资金从来没有进过苏联,要查的话,苏联国内根本什么都查不出来。

十一月份,在勃列日涅夫执政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之前,谢洛夫首先召开了全国安全大会,这次大会在召开之前,就已经显得不同寻常,因为这是勃列日涅夫执政的首次,而且在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之前一个星期召开,有一种令人不敢深想的原因。

在经过了前期的常规问题,在随后的正式会议上,谢洛夫拿出了已经准备的文件,开始进入正题道,“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框架之中,每个国家的主权都是有限的,由所有社会主义国家所组成的大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是‘最高主权’高于一切;各自国家的命运不能被自己政府所决定。在现在敌我斗争这么激烈的时候,我们要维护好整个阵营的团结,以便和敌人做最后的斗争。”

谢洛夫这种言论在经过安全大会之后,被传到了西欧,这种咄咄逼人的论调,被西欧国家称之为有限主权论,不过谢洛夫的言论和勃列日涅夫的言论有所不同,谢洛夫主张集中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和资本主义阵营竞争。

第623章 强硬派代言人

这种言论在有些报道的推波助澜之下,被视为苏联内部有一股势力对勃列日涅夫推行的缓和政策有所不满,而作为苏联名声最坏的克格勃主席、国家安全总政委谢洛夫,则被很多西欧的分析师认为,正是这股力量的代言人。

按照美国的说法,谢洛夫是鹰派的代言人,而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则是鸽派的领导者,实际上两人不过是伪装成鸽派的鹰派人物,缓和政策从中央主席团的会议上,明确是对准西欧的政策,用来瓦解西欧和美国人的关系,和其他方向的战略进攻在同时进行。

很多观察家的意思是,既然苏联的中央委员全体会议将要马上进行,那看看勃列日涅夫到底如何应对这种声音,联邦德国是最主动积极和苏联缓和的国家。从联邦德国的立场上来讲,苏联的存在有利有弊,坏处自然是自己的国家随时可能成为炮灰,好处则是就算苏联是最后的胜利者,考虑到德国的人口基数和科技,德国到时候也仍然很重要。

再者苏联如果胜利就表明对方更强大,那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者,德国人已经能够接受愿赌服输这个结局,那也没什么。现阶段德国当然是希望两个集团不要进行军事竞赛,应该那样太危险,如果苏联想要得到一些技术和科技支持,来进行经济方面的竞赛,联邦德国是非常欢迎的,同样西欧国家都很欢迎,英国除外……

随后中央委员全体会议举行了,这次的会议因为一个星期之前的全国安全大会,被很多国家所关注,很多国家都想要知道,勃列日涅夫是如何面对这种论调。

“我提名谢列平同志,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大家都知道,谢列平同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秀干部,在各种岗位上都体现了可以说是强大的工作能力,要把心思集中在真干事上。领导干部要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工作成果,在提高贯彻力、执行力、落实力、创造力上下功夫,把心思凝聚在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在促发展上,把力量投入到抓落实中,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忠于职守,尽职履职,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这些必要的素质,谢列平同志都有,我相信谢列平同志在最高苏维埃主席的位置上,是最为合适代表我们国家形象的同志。”勃列日涅夫拿着演讲稿一字一顿地说道,“所以我和很多同志都认为,这是一项正确的决定。”

“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远大理想和最终目标,这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深深印在心里的真谛。到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我们的理想,不能忘记入党那一刻,在党旗面前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庄严承诺,不能把自己混同一个普通的民众,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政治要求。”谢洛夫在第二排的位置上看着勃列日涅夫的背影,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高招,谢列平身上的职务越来越多,在某种意义上就越来越碍眼,这个决定是看中谢列平还是把谢列平放在火上烤,还要看以后的情况才能得出结论。

“可是我怎么能做国家的元首呢,很多同志都比我更加有经验。”谢列平出言反对道,“勃列日涅夫同志似乎太高看了我的能力,我没有和各国打交道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