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整个苏联的环境有利,那支持也没什么,谁不愿意看到领导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但如果风险太高,他是不会冒险的,讲主义有什么用,不如讲一点实际。
谢洛夫能听明白勃列日涅夫的意思,用正义、革命这类词汇跟勃列日涅夫说话是没什么用的,但这种交流方式他也会,缓缓的开口道,“根据克格勃驻罗马尼亚顾问部报告,戴高乐将会在五月十五日之后访问罗马尼亚,也就是说,到时候戴高乐不会再巴黎。”
“消息是真的?”谢列平猛然站了起来,脸上闪过一丝喜色追问道。
“我们已经在齐奥塞斯库那里确认了这个消息,绝对是真实的。”谢洛夫的头微微上扬,脸上恢复成了冷淡的神色,“可以确定戴高乐将访问罗马尼亚超过一个星期的时间……”
“戴高乐真的敢在这个时候出来?”柯西金自语了一句,然后说道,“不知道他是对自己的威望真的有自信,还是已经认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了?”
“叫中央书记安德罗波夫同志、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同志,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同志来一趟。”赫鲁晓夫拿起电话下达了命令,“现在同志们可以自由讨论了。”
到了现在一切假设全部都推翻了,如果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在这个关键点戴高乐竟然不在法国,那倒是可以试一试。中央主席团分成两派,赫鲁晓夫旁观着两派讨论是不是要出手操作这件事,相似的讨论让他响起了十四年前,那个时候似乎他也曾经激烈的在会议上叙述着自己的意见。
那时候意大利共产党刚刚上台,自己和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布尔加宁、米高扬在会议上吵得天翻地覆,讨论如果美军干涉选举镇压意大利共产党,苏联是否要和美国摊牌。
只不过当时因为所有人的地位都差不多,而且正在角逐话语权的关键时期,谁都不敢提出后退一步的意见,不然就可能因为不给意大利共产党撑腰,被视为替罪羊清理出权力中心。
而现在除了自己和米高扬,所有人都已经不在了,讨论的对象换成了另外一个欧洲国家,但争论的激烈程度和那个时候差不多,对了?自己马上就要退休了,这些人都是自己挑选的未来领导人,他们的心里也许和当时的自己一样,不愿意在马上要退休的自己面前显示出来懦弱。
和十四年前一样,带来这个问题的人同样是谢洛夫。当时他是意大利的大使,一个地位不高的内务部上校,现在他是苏联大将、国家安全总政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
第595章 张网待捕
“尤里,我们要看到事情的发展,到时候会给与你支持,首先法国内部必须让我们看到足够多的反对戴高乐的人,如果我们看到了大势所趋,自然会联络法国共产党,推翻戴高乐政权,如果不能,我们还是不会出手。你是安全干部,比任何人都知道一击致命的含义,现在的问题在于戴高乐是不是按照时间来罗马尼亚,你要做好相关准备。”勃列日涅夫最终在赫鲁晓夫的认可之下拿出了意见,说道,“总之,我们要看到足够大的示威活动。”
简单来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倒是很有勃列日涅夫那种实际风格。谢洛夫双腿并拢敬了一个军礼道,“看我的吧,戴高乐认为他打造的这套强权政府很有抵抗力,但实际上我是最了解这种政府的,战后法国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的盟国,戴高乐清洗了当初的法国共产党,但他又不敢太彻底,今天我会把历史纠正过来……”
勃列日涅夫看了谢列平和柯西金一眼,点点头说道,“我相信你有这种能力……”
“国家不会白白把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谢谢!我去安排一下。”谢洛夫说完话转身走出了克林姆林宫,如果现在已经是勃列日涅夫当政,说不定让他支持一个托派占据很大份额的运动,是非常艰难的。但赫鲁晓夫对托派没什么敌意,反正自己国内又没有,就没有必要进行打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