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教廷一度宣布自己找到了约翰王。
这个约翰王,咳咳,有的说蒙古草原上克烈部的王汗,也有的说是后来大败塞尔柱苏丹的哈喇契丹王(即耶律大石,不过他似乎信奉佛教),反正谁在东方崛起了,谁在教廷眼中就是“约翰王”!
乃至最初蒙古大军来到欧洲,不少人还认为这波子恶鬼太岁是传说里的约翰王呢!
再往后奥斯曼帝国崛起后,西欧还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约翰王,希望他能配合己方,再夹攻万恶的奥斯曼。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进入东非后,找到了当时非洲仅存的一个基督教大国阿比尼西亚,便认为这个国家就是约翰王的后裔建立的。
当然阿比尼西亚国君的官方说法:俺们是所罗门王的后裔。
西方人把这个国家当个宝贝,但东罗马却不会如此想——因为在历史上虽然没和阿比尼西亚有过太长时间的直接联系,但间接联系从来没断绝过,早在君士坦丁大帝时期他就宣布过“阿克苏姆(古达阿比尼西亚的国号)公民享有和罗马公民一样的权力!”比君士坦丁大帝更早,就有希腊水手抵达过这里,并对该处的风土人情有很详细的描绘。
其后东罗马的教士经常深入该国,有不少人还因为杰出的传教功勋而被封圣,最著名的是圣弗洛蒙迪斯和圣艾迪休斯二位,他们生活在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晚期,本是叙利亚的教士,于纪元330年乘船冒险进入红海,但船只迅速被和善的海盗击沉,这两位爬上岸,被当时阿克苏姆国王埃拉·阿米达收留,接着在两位孜孜宣传下,整个阿克苏姆的国王、贵族和民众集体受洗皈依基督教。
而其实现在,整个阿比西尼亚的教会还是属亚历山大里亚的“科普特教会”管辖的,各处主教也由亚历山大大主教委任:但因为科普特教会和君士坦丁堡关系向来恶劣,再加上六世纪后阿比西尼亚的势力开始自海岸退缩到更南方的内陆去,以后安心当殴打周边原始人的小霸去,慢慢在世界人的眼中被隔绝淡忘,到奥斯曼帝国兴起后,更是断绝了和西方基督教的一切联系。
恰如爱德华·吉本所言:“埃塞俄比亚四周都被形形色色的异教敌人包围着,沉睡了一千年,他们忘记了世界,世界也忘记了他们。”
但现在高文没忘记啊!
他以前去埃塞俄比亚旅游过,屁股后面经常跟着一串当地孩子,向他兜售古代的各色钱币。
当然高文也知道,现在把阿比尼西亚(埃塞尔比亚)包装为“约翰王”来当自己的实业,怕是不太可行。因为安娜都清楚那个地方,没理由来自帝国各处的教士不知道。
所以他还要见招拆招。
把约翰王的国度再伸得偏远些?或者说哪怕是和阿比尼西亚正式建交,那也是不世出的实业功勋啊!